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02日

高城香菇去珠海

◎理塘县委党校 姚舜禹

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奇的地方——被誉为“天空之城”的甘孜州理塘县。这里不仅有雄伟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更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同民族的人民肩并肩、手挽手,共同书写了一部跨越时空的奋斗史诗。

让我们回到理塘县的过去。那时的理塘,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各族人民的生活充满艰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各族人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团结与毅力,不畏艰难、不怕困苦,携手并肩,共同为理塘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奋斗。

藏族兄弟与汉族同胞并肩劳作,共同开垦荒地;彝族回族兄弟姐妹与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在这片热土上,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推动着理塘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从前,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当地的农产品很难走出高原。川藏公路改建升级后,当地的蔬菜水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还翻过高山,不远千里地进入了香港、澳门市场。

广东商人杨志强从珠海来到理塘,收购刚刚上市的香菇。理塘距离珠海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可是,杨志强还是不远千里来到高原买香菇。

杨志强说: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珠三角的市民都喜欢高原上的农特产品。因为口感好,无污染、无公害,所以需求量大,采购量也大,比同类产品市值要高出很多。

尽管高原上的香菇十分受市场欢迎,但一开始,他并不看好来高原上做生意,因为要把农产品从山高路远的理塘县运到20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珠海市,着实是个难题。没想到一趟行程下来,就打消了他所有的顾虑。现在,杨志强每个月都要从理塘采购大量农牧产品。

另一家香菇基地的负责人说,十几年前,从四川宜宾开车到理塘要20个小时以上,但现在只要15个小时,节约的5个小时将蔬菜的损耗率从过去的20%降低到了5%左右。

连通理塘县与外界的川藏公路,始建于1950年,至今已经历近70年的风风雨雨。2011年开始,川藏公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升级,将路况较差的水泥路改为柏油路;新建的高尔寺山、剪子湾山等隧道,取代了原来曲折的翻山公路,大大缩短了理塘与外界的距离。

距离香菇基地不远处,一家来自成都的民营企业流转了6700亩土地,用于种植萝卜、草莓。理塘县的农产品在市场售价方面,能高出同类产品20%—30%,即便这样都还供不应求,而且理塘县也是直供港澳、台湾的基地。

修好扶贫路,引来金凤凰。2016年以来,理塘县已经建起2.3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创造产值1.2亿元。

自从香菇基地建起后,28岁的理塘县下木拉乡村民晓强和父亲、妻子都来到这里工作,一家三口每人每个月都有3000元钱的工资。有了稳定的收入,晓强家修了房子,还买了摩托车。

在理塘县,得益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像晓强一样的脱贫故事正在不断上演。眼下,理塘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年土地流转费达300多万元,解决当地400多人的就近务工问题。

这样的故事在理塘县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不仅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石,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如今,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理塘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贫瘠之地如今已是绿意盎然、产业兴旺的新家园;昔日的封闭之地如今已是交通便捷、开放包容的新天地;昔日的落后之地如今已是教育发达、文化繁荣的新面貌。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努力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