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04日

笔记体散文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

评散文集《烂漫长醉》

◎思衣谷

这种文体是厚重博大、笔触自由灵动、趣味十足的。如先叙写萝岗历史,灭南汉时,就提及钟轼功绩之伟,在清雍正八年《从化县志》中还有《钟轼传》的记载,可见其丰功伟绩。接着讲到钟遂和、钟玉岩,作者在畅游玉岩书院时,受这些萝岗钟氏名人的影响而有感而发,写下这篇笔记散文。

除了谈及历史,文章还论及萝岗的香雪梅花。这些梅花原是钟玉岩从外地带回种植的,历经繁衍,终成岭南一道靓丽的风景。钟氏家族择梅而种,体现了他们对梅花品质的推崇与传承。梅花洁白无瑕,象征着做人、做官、择友应如梅花般高洁,暗香浮动。来香雪公园观赏梅花,能洗涤尘世的烦嚣。作者笔记散文的高明之处在于借题发挥。在描写香雪的梅花时,自然升华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梅佳作,如唐伯虎、王冕、朱孝臧、陆游等人的诗篇,彰显了作者对梅花的热爱,也寄托了希望人类如梅花般“香远益清,洁白一生”的愿景。

甲卷“山水有烂”B 部分,聚焦于与水相关的人事与风物。如《热烈的涠洲岛》,记述了作者游览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的涠洲岛的经历。作者先从地情文献入手,引用《北海市地名志》述说涠洲岛的前世今生。又提及晋代笔记风行时,刘欣期所著《交州记》中关于岛上神池产珍珠的记载,引出采珠人采珠前祈祷的故事。作者这篇笔记散文着重描写涠洲岛采珠人的血泪史,还引用了宋代笔记作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的当地居民采珍珠的悲惨场景。

此外,作者介绍了涠洲岛的地理概况,如赤红壤、风沙土等。据《涠洲岛志》记载,该岛鸟类众多,堪称鸟类的天堂。涠洲岛上的一草一木、一景一事,皆见证了这片土地充满对生命的热烈之情。

在描写水的风物笔记散文中,除了上述内容,我们还可从《长渠长》一文中窥见元吉历史,领略水利工程带来的巨大利益,及其在文化上所具有的重大文物与文献价值;《寒江谣》则以柳宗元独钓寒江的孤清生世为线索,讲述发生在永州的故事。

丙卷“漫辞”A 部分,以富春江两岸为核心视角,展现作者的思想漫步与身体漫游。《山居图之外》是一篇以元代画家黄公望及其名作 《富春山居图》为背景的笔记散文。文章深入挖掘黄公望的生平,展现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情感世界。尽管黄公望一生坎坷,但作者通过描写他与夏世泽、杨维桢、陆居仁等文人的交往,尤其在阶下囚时期得到夏世泽的援助,凸显了人间温情。最终,黄公望以《富春山居图》向好友夏世泽致敬,体现了他的知恩图报。作者借此散文,表达对黄公望的敬意,并强调艺术背后的人性与情感对艺术呈现的反作用。

此外,还有极具浙江特色的笔记散文,如《自然亭记》《养蚕记》等,皆值得一读。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如何以富春江两岸为核心视角展开自我思想的阐述。

丁卷“漫辞”B部分侧重抒发行走山水间的点滴领悟。笔者尤为欣赏作者为谢灵运所作的笔记散文《谢灵运的胡子》。这篇散文聚焦于作者极为喜爱的诗人谢灵运。与关羽一样,谢灵运亦有美髯。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展现这位东晋文人的潇洒与命运的无常。读罢方知,广州曾有祗洹寺,寺中存有谢灵运的胡子,可惜如今已毁。而谢灵运的胡子更是被贪玩的安乐公主为在斗百草中获胜,派人剪走部分,并将剩余部分焚毁。这一行径不仅毁掉了谢灵运的胡子,也象征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作者以发人深省的视角,向读者传递文化保育的重要性。

陆春祥是当今文坛风格鲜明的散文大家。他的文化散文厚重博大,笔触自由灵动,趣味十足而不枯燥,以宽广的文化视野讲述家国情、民族情。在这本书中,他通过游记,记录风土人情、风物万象,向世人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思维跳跃灵动,秉持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宗旨,《岭外玉岩》等作品凭借独特的语言风格,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地域,从大文化视角认识广袤世界。陆春祥是当代难得的散文大家,其笔记体文字侃然有致,词锋秀拔,条理井然又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