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08日

逆雨而行勇担当 防汛抢险当先锋

7月2日以来,丹巴县全境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各乡镇、多路段均不同程度受灾,全县266个基层党组织、6000余名党员,闻“汛”而动,逆“汛”而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奔赴防汛一线“就位”,全力构筑起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防汛一线党旗红

针对丹巴县沟多、沟深、沟套沟和灾多、灾频、灾重实际,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细化完善182个网格和206个网格党小组,在建筑工地、山洪危险区等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主动认领责任区等方式,统筹各方资源力量以临战状态抓实抓细防汛减灾救灾各项责任措施。

该县制发《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12个乡(镇)、140个村(社区)和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组建“康巴党旗红 有事找党员”志愿突击队100余支900余人,主动认领包段117个山洪危险区和615个地灾隐患点,开展宣传防范、预警排查、应急处置、安置救助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屏障。

严防死守护安全

“喂,书记吗?现在点位上的雨很大,邛山沟的水很浑,声音也不对劲,可能会有泥石流灾害,需要马上给镇上报告并立即组织我村党员及时转移周边的群众”。7月2日傍晚,正在开展雨前排查工作的党员监测员何建华,发现异常后,立即向村党支部汇报。

这是丹巴开展防汛减灾“县、乡、村、组、点”五级联动防治体系的一个缩影。灾情以来,丹巴县及时启动地质灾害Ⅳ级和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成立综合指挥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30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全面核查灾情、调度物资、统筹救援,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组织综合救援力量5250人次、救援机具346台,开展应急救援和保通保畅工作。受灾最为严重的巴底镇镇、村两级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岗17个,划分党员责任区80余处,及时对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开展全时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汛期“三查”“喊醒叫应”工作机制和“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在“7·2”和“7·4”发生的两起泥石流灾害前转移安置群众242户539人。截至7月5日,全县共转移安置群众645户1719人,从监测、预警、转移、抢险,“全链条”筑牢“保命防线”。

传递温暖渡难关

“吃酸菜面块了,大家快来……”在巴底乡巴底小学临时安置点里,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酸菜面块被党员志愿者们端到了受灾群众手中,村民们的脸上多了一抹安心的笑容。

哪里有群众的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为妥善做好安置群众后勤保障,丹巴县落实救灾资金65万元、设置安置点16个、架设应急便桥3座、清淤34700立方米,全面启用乡镇人民政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小学校供群众休憩,组建救灾安置点帮扶小队,储备帐篷、折叠床、棉被和热餐等各类应急物资38826件(套),设置“康巴党旗红 有事找党员”移动标识牌,用心用情提供住宿、饮食、医疗、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畅通灾情上报、社会救助、专门就医等渠道,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联系解决诉求50余件,救治患者31人次,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中。

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