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08日

三年惠及1.5万师生

甘孜县以全域校联体建设打通教育均衡“最后一公里”

稚嫩童声欢迎各方嘉宾。

◎赖红 文/图

6月27日,甘孜县正式拉开了“纵横联动”校联体建设工程的序幕。该项目以跨区域合作与城乡协同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在川西北民族地区率先开启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之旅。州、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北路七县教育系统代表逾百人齐聚启动仪式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创新机制:

双轨并进破解教育均衡难题

在此次校联体建设中,创新的双轨机制成为破解教育均衡难题的关键一招。该项目将横向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跨区域协作,龙泉驿区的优秀学校与甘孜县罗布林二中成功签约。这一合作不仅搭建起了师资培养和课程共享的桥梁,更将成都平原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甘孜县,为当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纵向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罗布林三小与斯俄乡小学结成对子,通过“智慧云平台”,县城学校常态化对乡村学校开展教研帮扶,让乡村学校的师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数字赋能:

智慧教育场景全域落地

启动仪式现场,四大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展示成为一大亮点。罗布林一中的AI功能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罗布林二中的5G+VR艺术课堂让美育资源得以更好地下沉,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县教体局的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对全域教育质量的实时监测,为教育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罗布林三小的远程协同教研系统则促进了城乡师资的共同培育,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这些数字化应用场景的落地,标志着甘孜县教育正式迈入了智慧教育时代,为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策引领:

三级联动强化制度保障

为确保校联体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州、县两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甘孜县教体局局长泽拥强调,将校联体建设纳入县教育振兴考核体系,并在年度投入专项经费50万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甘孜县委副书记、县长其太宣布实施“三大举措”:财政部门优先保障校联体建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人社部门完善“县管校聘”配套政策,打通城乡教师流动“绿色通道”;教育部门用好人员和资源,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做好龙泉驿区及县域内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确保校联体建设取得实效。

民族特色:

教育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双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充分考虑了民族地区的特色,创新设置了“双语教学资源专区”。在罗布林二小展示的非遗踢踏舞数字化课程以及高原生态科学实践模块,将教育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也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据悉,该工程计划在三年内覆盖甘孜县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惠及1.5万名师生。州委教工委委员、州教体局副局长尔恩木沙表示,甘孜县的这一举措为青藏高原东缘民族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甘孜样板”,相关经验将在川滇藏青交界地带推广,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