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红 泽机翁姆 文/图
6月的川西高原,万亩草甸花开如海。20余只藏马鸡漫步其间,黑白分明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鲜红的脸颊如玛瑙般夺目。这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长期隐匿深山,如今却在道孚县的村庄周边的草甸上悠闲踱步、啄食,与牧人、帐篷、炊烟共同构成一幅高原生态画卷。
从警惕躲闪到“朝九晚五”的信任密码
“以前它们听见人声就惊慌逃窜,现在敢到晒青稞的院坝里啄食。”孔色乡约尾村村民多吉冲姆翻出手机里的视频,笑着回忆道,“每年大雪封山时,我都在院里摆上食盆,藏马鸡从最初的二三十只增加到三百多只,像‘上班打卡’一样准时,甚至会用爪子轻叩木门讨食。”多吉冲姆一家祖孙三代守护藏马鸡的故事,也让她家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这份人鸟和谐的背后,是道孚县持续的生态保护行动。“道孚县‘润道有声’宣讲团通过长期宣讲,让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深入人心。”孔色乡党委书记洛桑尼玛称。约尾村村民自发组建护鸟队,秋收后家家户户留足青稞穗,冬季轮流在草甸撒粮,用实际行动为藏马鸡等野生动物提供生存保障。如今,藏马鸡不再只在冬季下山,春夏季也常现身村落花海,与村民成为“老朋友”。它们的频繁现身,正是道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
从生态修复到生物多样性的链式反应
盛夏的道坞湿地公园,湖岸水草丰茂,湖面碧波荡漾,野鸭嬉戏,各种飞鸟环湖而居,栈道上游客络绎不绝。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荒郊土坡、污泥浊水的“闹心地”,如今已成为道孚县城的“城市绿肺”与热门打卡地。
随着“鲜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道孚县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湿地水源涵养与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修护”等重点项目完工,道孚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数据显示,县域森林覆盖率从34.2%跃升至43.3%,草原盖度达85%;泰宁玉科省级自然保护区、亿比措省级湿地保护区构筑起坚实生态屏障;道坞湿地公园越冬候鸟超20种、1000余只,绝迹10年的芒苞草重现,1000余份杨树、云杉种质资源在康巴高原杨树云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得到妥善保存。
道孚县将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推进的实践,为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力争在‘十五五’期间,组建中国青藏高原杨树研究中心、建成道孚县野生动物救助站、建设道孚县植物研学基地。”谈到生态发展前景,道孚县林草局负责人古自成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