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10日

泸定县:46支驻村帮扶队变身抗汛“急先锋”

本报讯 7月5日以来,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泸定县,引发7个乡镇山体滑坡、河水暴涨、道路阻断等险情,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急剧上升,防汛形势严峻。面对突如其来的“汛”考,全县46支驻村工作队、110名帮扶干部闻令而动,就地转为防汛抢险力量,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迅速从“帮扶尖兵”转变为“抢险先锋”,用实际行动筑起基层防汛的安全屏障。

精准立体防控,筑牢安全监测防线。泸桥镇咱里村驻村工作队坚持“雨情即令、预警即生命线”,第一时间启动“线上系统预警+线下现场核查”双轨机制,高效运用“高山卫士”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联合村内防汛监测员,对重点隐患点实施24小时无间断动态监测,及时启动“叫醒机制”,成功转移骆家沟、塘房沟、磨子沟等高风险区51户174名群众;冷碛镇黑沟村驻村工作队建立“分片包干+24小时轮守”责任体系,实行每2小时一次的拉网式精细巡查,7月5日22时,巡查人员发现黑沟村“大河沟”河道水位急涨、含沙量骤升,立即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预警,并持续蹲点监测水位变化,为后续抢险处置赢得了宝贵时间。

构筑生命屏障,确保人员应转尽转。险情即是命令,群众转移刻不容缓。兴隆镇毛家寨驻村工作队坚持“应转尽转、不漏一人”原则,争分夺秒保障群众安全。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逐户登记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行动能力等信息,提前制定“一人一策”转移方案,优先转移至村部临时安置点。截至目前,兴隆镇已安全转移重点群体23户79人,实现转移过程零遗漏、安置工作零差错。

聚力灾情处置,极力降低灾害影响。全县驻村工作队前置响应、高效协同,迅速构建起“覆盖全域、动态网格”巡查机制,通过高频次“回头看”,严密排查地质灾害高危点、受损房屋、通村道路、饮水水源及管网等重点区域,迅速组织力量开展针对性抢修。泸桥镇海子环环村、兴隆镇和平村工作队聚焦道路保障,连续奋战清通村道垮塌点、抢铺临时便道,确保了群众必要出行与救灾通道畅通;德威镇堡子村、兴隆镇瓦斯村驻村工作队立足饮水安全,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合力排查抢修淤堵水源及供水管网,争分夺秒修复断裂主管线,确保受灾群众饮水安全迅速恢复。

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