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盘活生态权益经济价值,人行甘孜州分行立足辖区实际,指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生态权益价值转化”担保增信机制。截至6月末,全州“生态权益价值转化贷”贷款规模突破1亿元,为辖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组织引领,凝聚绿色金融发展合力。一是统筹推动。联合相关部门构建政府部门、银行、企业三方协同破解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难题的工作格局。二是摸清底数。深入州发改委、州水利局等部门调研,全面摸排绿色矿山企业取水及资金需求,建立涉水企业项目白名单。三是精准对接。向金融机构精准推送涉水企业“白名单”,全面摸排融资需求,形成“名单推送-精准对接-问题反馈-落实解决”融资闭环。截至6月末,全州入库涉水企业达13个,绿色项目18个,摸排融资需求8.68亿元。
打通生态权益转化路径,激发增长潜力。确权登记,权属清晰化。通过知识产权局、水利局明确使用权主体、范围和期限,奠定法律合规基础,避免因产权模糊导致的融资障碍。价值量化,估值科学化。基于四川德赛价格评估公司构建“资源稀缺系数+生态服务当量+现金流折现”复合模型,量化知识产权与取水权的可融资价值。金融精准适配,产品定制化。以“知识产权+取水权”为核心的担保增信机制,匹配中长期贷款周期与阶梯还款安排,提供15—20年期贷款。
突破传统金融服务,促进生态权益价值高效转化。突破传统增信担保模式。将“取水权”“用水权”等一系列权益性轻资产纳入抵质押品范围,形成“授信有度、用信有效、处置有力”的生态权益价值转化贷款新模式。突破绿色金融支持领域。生态权益价值转化融资具有天然的“绿色金融”属性,加快了涉水企业降碳环保等绿色转型步伐,实现生态权益价值转化与绿色金融支持的良性互动。突破常规金融服务方式。推动实施“政央银企”四方联动专班服务,建立“人民银行+行业主管部门”“双线并行”监测督导机制,“一企一议”为涉水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确保信贷资金顺利落地。
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