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得荣县白松镇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基层组织堡垒,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好党建的牵引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动跑出发展“加速度”。
坚持党建领航,奏响大干快上“奋进曲”。白松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镇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扎实开展乡村班子运行情况调研分析,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要求选优配强乡村两级班子,大力回引优秀返乡创业人才、土专家、田秀才进入村班子。今年以来,全镇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达99%,选优配强17名后备干部,及时为村级干部队伍输入新鲜血液。聚焦“学历+能力”双培育,为15名村后备力量提升学历,着力优化提升村后备力量乡村振兴综合能力素质。邀请科技特派员为村级干部开展技术指导6次,面对面解决葡萄种植难题,形成乡村人才与产业互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夯实人才支撑,增强乡村振兴“源动力”。该镇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择优选派26名驻村干部到白松镇,为乡村发展注入人才活力。聚焦驻村干部能力提升,结合乡镇实际,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防返贫监测帮扶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理论培训2次,业务培训3次,素质提升课堂10余讲,持续为帮扶干部“充电提能”。依据《得荣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将政策掌握、村情户情“一口清”纳入考核,推动管理、履职与群众评价挂钩,镇党建办与镇纪委联合督查,今年已开展4次督查,下发5次问效单、1期通报涉及2人次 。以人文关怀和正向激励为抓手,落实驻村工作经费、生活补助等保障,开展谈心帮扶,增强驻村干部认同感,激发其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与向心力。
挖掘自然资源,打造生态产业“新名片”。强化党建引领,推广“村党支部+特色产业发展”融合发展模式,依托独特的光能资源优势,由中国大唐开发建设的四川省平均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硕曲河去学电站水光互补白松光伏二期项目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硕曲河流域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完成最后拼图。此项目总装机容量50MW,主变压器安装高程4538米,是四川省运行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主变压器。项目投运后,与前期已投产的白松一期光伏项目共同接入去学水电站,实现水电和光伏的“打捆”送出,每年预计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超1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0.76万吨,充分满足约18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次仁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