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西南财经大学“川甘锦乡”实践队与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队相继走进巴塘县开展调研实践。
当天上午,西南财经大学“川甘锦乡实践队”开启“访产业高地,寻振兴密码”调研之旅,深入巴塘县北部产业园区,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巴塘模式”。
巴塘县北部产业园区地处县域北部,距县城34公里、德达火车站27公里,坐落于G318与G215交界点,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为产业发展铺就了“快车道”。
园区立足“果蔬肉药蜜”优势资源,整合资金7900万元、盘活土地122.6亩,以“一心五园”(商贸中心为核心,联动菌类、农产品、中藏药、畜产品、物流五大产业园)的规划,打造农业产业融合示范高地。
目前,园区内甲卓小麦全产业链开发、3180山泉水扩产提质、综合食品生产加工、中蜂欧盟有机标准化养殖生产认证4个项目已全部投产,预计年内产值超3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当地农民正持续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弦子悠扬,牵手舞动……同日下午,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与西南财经大学“川甘锦乡”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非遗活动中心探寻非遗。
“巴塘弦子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扎西、巴塘县藏戏团团长西绕吉村等本土文化守护者与两校队员们畅谈文化,一同跳起弦子舞。
共青团巴塘县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以此为契机,与各高校在产业振兴、文化传承、教育帮扶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助力巴塘发展的实际成效,共同书写校地协同发展新篇章。”
兰思淼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