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以勤 文/图
驻村信息
常以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派驻泸定县冷碛镇邓油坊村驻村工作队员
曾经,我是一名医者,双手握着听诊器,在医院的诊室里为患者诊断病情;如今,这双手握着锄头、扶着摄像机,我也成了村民口中“爱折腾”的驻村工作队员。
我是一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也是泸定县冷碛镇邓油坊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从弥漫消毒水气息的诊室,跨进这片充满生机的黄土地,身份变了,但那颗赤诚奉献、服务他人的心,从未偏移分毫。
田间地头的健康守护
初抵村庄,映入眼帘的便是乡亲们埋头躬耕的身影。汗水浸透衣衫,腰背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弯曲。走访中,李大爷揉着膝盖叹气:“常医生,这腿啊,天一阴就钻心地疼,可地里活计不等人呐!”看着他们强忍不适劳作,我的心揪紧了。健康,不该是劳作的代价。
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更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有将健康送到田间地头的责任。清晨,我背着药箱走向田间地头。阳光洒在绿油油的作物上,我支起义诊台,扬声招呼:“乡亲们,累了就过来歇会儿,免费检查身体啦!”起初大家只是好奇张望,直到村民张叔揉着腰走来:“常医生,这老腰真不中用了。”仔细检查后,是典型的劳损。我一边为他按摩舒缓,一边叮嘱:“张叔,干活间隙得直直腰,晚上热敷一下,我教您几个简单的动作……” 旁边的乡亲们见状,呼啦一下围拢过来。“常医生,我这头老是晕。”“帮我量量血压吧!”量血压、听心肺、解答疑问,小小的义诊台瞬间成了田间的健康驿站。那一刻,我豁然开朗:守护田埂上的健康,不正是我驻村帮扶最坚实的第一步吗?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问诊的间隙,乡亲们念叨最多的还是那片当归地。“祖辈都种这个,可收成好坏全看天,价钱也上不去,愁人啊!”张叔指着田里几株蔫黄的苗,满面愁容。
作为医者,我深知良药需好材。一个念头闪过:何不让专业的人解决专业的事?于是,我立刻拨通同事岳添芳的电话:“咱们村当归有潜力,但缺技术!得请学校专家来把把脉!”
很快,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团队赶来。他们俯身捻起泥土细细端详,架起仪器测量光照湿度,在田间地头开起了“现场教学会”:“选这个抗病性强的品种”“施肥要科学配比”“病虫害防治关键在预防”…… 看着乡亲们围着专家,眼神专注得像学生,粗糙的手指在本子上认真记录,我仿佛已看到脚下这片土地,在知识的浇灌下,正孕育着更地道、更优质的当归,也悄然托起乡亲们增收的新希望。
如今,当归种植基地的药材品质有了显著提升,农户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看着他们捧着新收的当归,脸上绽开淳朴满足的笑容,所有的奔波都化作了值得。
镜头唤起产业生机
丰收的喜悦没持续多久,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当归和佛手柑,又像巨石压在了大家心头。“这么好的东西,咋就卖不动呢?”刘大哥蹲在仓库门口,吧嗒着旱烟,愁眉不展。必须为这些的好药材找到好去处!一个灵感闪现:何不借短视频的东风?
念头一起,立刻行动!我和驻村工作队员扛起设备就扎进了田间地头。镜头对准了清晨沾满露珠、晶莹剔透的当归嫩叶;捕捉了午后药农们躬身除草,汗水浸透衣背,一滴一滴砸进泥土的辛劳;定格了夕阳熔金下,佛手柑累累金果挂满枝头的丰收图景。
“大家看,这是我们泸定的佛手柑,闻闻,香得很!泡水喝舒坦……”李伯对着镜头,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笨拙又真诚地介绍着。我们一共制作出了50余条短视频,推送至短视频平台后,反响之热烈超乎想象。短短几个月时间,视频浏览量突破十万大关!“泸定中药材”的名号瞬间叫响。
这一番尝试,不仅直接为乡亲们口袋增收,更让我真切触摸到,一根网线、一方屏幕,竟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为深山里的好药材,也为乡村振兴,撬开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我和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用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我们要继续用镜头讲述乡村故事,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屏幕里的乡土情怀
短视频的镜头聚焦的内容越丰富,我越被乡村里涵养的蓬勃的生命力与文化魅力所吸引。无论是乡亲们在清晨踏着露珠去山涧舀取清泉的画面,还是田埂旁刚拔出的萝卜“咔嚓”一口咬下的清脆声音,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日常瞬间,在我看来,正是一幅幅最鲜活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浸透着浓浓的乡土情怀。
我们的镜头,自然转向了这片土地更生动的一面:对准了甘孜糌粑、古老的藏寨、热情的锅庄。深入藏寨,镜头追随着藏家阿妈的手,青稞粒在古老石磨下悠悠碾磨成粉,阿妈手掌灵巧翻飞、力道均匀地将糌粑揉捏成型;在锅庄舞的火塘边,男女老少手挽着手,踏着古朴的节奏围成欢腾的圆圈。屏幕里呈现出了深山里的文化脉动,让这些民俗,借力新媒体,惊艳“出圈”。
视频火了!不仅订单持续飞来,更收获了大量温暖的留言:“隔着屏幕都闻到了糌粑香!”“好想去跳锅庄!”“这才是最真实动人的中国乡村!”读着这些文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文化的根脉扎得深,乡村的魂就永远在。我甘愿做这乡土瑰宝的“数字信使”,让山外的人们看见、懂得并爱上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魅力。
尾记:在希望的田野上
有人问我,从医院诊室到乡土田间,挑战大吗?说实话,困难从未缺席,但当看到老乡洋溢的笑脸,当听到滞销的药材变成手机里不断弹出的订单提示,我知道,所有的奔波与坚持都有了意义。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的勠力同心。未来,我依然会扎根这片土地,继续当好“跨界者”,用医者的初心守护村民健康,用实干的决心助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