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竟卉 文/图
驻村信息
郭竟卉:四川广播电视台派驻石渠县洛须镇洛须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石渠的天,说变就变。2024年7月的那个午后,云层压得很低,毫无征兆地,冰雹就砸了下来。密集的冰粒敲打着县委办公楼老旧的玻璃窗,发出“噼噼啪啪”的脆响,急促得像擂鼓。
就在这狂风骤雨般的喧嚣里,石渠县委组织部部长仁孜降措把我们喊进了办公室。他身上带着高原特有的、混合着风雪的气息,声音却异常温和:“坐。” 他示意我们坐下,然后缓缓开口,“石渠虽然远,但文化深厚。”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跑这么远驻村不容易,希望你们能发挥专长,让更多的人看到石渠的美。”
玻璃窗外的冰雹依旧在敲打着,但办公室里,却仿佛有比这冰雹更沉、更响亮的东西在弥漫——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充满力量的期望。
从手足无措到逐渐融入
仁孜部长的话像一簇火苗,点燃了我和队友们心头沉寂已久的热情,那是一种久违的、想要创造什么的热情。然而,这热情的热度还没来得及完全散开,现实的冰水便泼了下来,困难也随之而来。
资金支持至关重要,但更让我们感到茫然无措的是,我们是刚踏上石渠土地没几天的外来者,对这片高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脉络,都还隔着一层厚厚的雾。我们该如何拨开这层迷雾,创作出真正能代表石渠、属于石渠的故事呢?这个问题像一块沉石,压在我们心头。
我坦诚了顾虑,仁孜部长却笑了,那笑容里有高原人特有的爽朗,也有一份不容置疑的笃定:“资金不足,这个我再去跑,再去争取,总有办法;至于了解不够?”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而温暖,“这个更简单,我带你们走、带你们看、带你们听!”
他的话像一颗温热的定心丸,精准地落进我们不安的心坎里,瞬间驱散了心头的迷雾。有一次,在帐篷节上,我遇见一个当地的藏族小女孩。她用一块石头做笔,把草原当作画布,在扎溪卡的广袤大地上勾勒出心中的世界。那一刻,我被深深触动了,心底涌起一个念头:我想为孩子做点事。
后来,在仁孜部长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广播电视台定点帮扶石渠县驻村工作队携手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派驻石渠县帮扶工作队,正式启动了儿童绘本《扎溪卡的梅朵》文化扶持公益项目。
走进孩子们,找寻创作方向
项目定了,但具体内容怎么搞,我们川台驻村工作队和川庆驻村工作队起了分歧。我们想主打民俗传说,强调教育意义;他们则倾向自然风光与生态保护,更看重趣味性。这个核心选题,让会议室里瞬间爆发了一场的激烈争执。
仁孜部长笑着打圆场:“你们都很有想法,但别忘了,我们做给谁看?是给孩子们看的!他们的想法、他们的世界,才是我们故事真正的源头活水。”
这句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仁孜部长的点拨让我们瞬间清醒,之前紧绷的气氛也缓和下来。于是,我们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决定去孩子们中间寻找答案。
为了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声,我们一次次踏进石渠县邓柯小学的校门。那些日子,我们像好奇的孩子一样,坐在他们中间,听他们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喂牦牛、挖虫草、斗羊拐骨……”这些在他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听在耳里,却觉得简单得纯粹,真挚得动人,里面藏着满满当当的童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我们和孩子们聊得热火朝天,笑声常常飘出教室。不经意间,还从他们口里学会了“嘎真切”(谢谢)、“哦呀”(好的)、“给嘿嘿”(语气词)这些带着浓浓地方味的藏语。
正是这些朝夕相处、无间的互动,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最好的故事,从来就不需要我们绞尽脑汁去编造,它就真实地、鲜活地存在于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和讲述里。
三方携手,共绘高原儿童梦
回到村里,我们迅速投入到绘本创作中。这次心里有了底,孩子们提供的素材就是我们最好的“故事大纲”。
经过反复讨论,《扎溪卡的梅朵》绘本系列将专为儿童打造,背景设定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用现实主义笔触展现当地人民的新生活。以藏族女孩梅朵为主角,她的故事将带领读者领略涉藏地区的民俗风情与文化传统,感受现代生活与古老传统的和谐融合。
300多个日日夜夜,创作的过程就像在高原上艰难跋涉,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了重重难关。
比如,孩子们那些天马行空、看似不着边际的奇思妙想,要如何稳稳地转化为生动的文字和画面?如何让故事既充满童趣,又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真挚的情感?还有,如何运用AIGC这项新技术,让它生成的插画真正带有石渠的灵魂和神韵?这些问题一度像浓雾般笼罩着我们,有好几次,我们都几乎要被挫败感压垮,想要放弃。
幸好,我们的合作伙伴——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派驻石渠县帮扶工作队总是给予我们援手,帮我们牵线搭桥,联系拜访石渠当地的文化学者居·根呷老师,邓柯小学的根绒郎加校长和降初拉姆老师,三位老师耐心细致地帮我们分析问题、寻找对策。而仁孜部长也会定期召集三方开会,进度卡壳了他协调,难题出现了他帮忙化解。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扎溪卡的梅朵》系列儿童绘本终于圆满完成。最令我们振奋的是,在绘制环节我们大胆引入了AIGC技术——这不仅是一次创作上的大胆尝试,更让它成为国内首部运用AIGC技术创作的民族儿童绘本。
如今,看着桌上那五本即将发行出版的精美儿童绘本,我们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套绘本,更是石渠县委组织部、川庆驻村工作队和川台驻村工作队三方携手、团结合作的成果,是石渠县委县政府对弘扬民族特色的文化自觉,四川广播电视台文化宣传基因底色与川庆钻探公司企业担当的生动实践。我们希望在为乡村儿童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石渠、关注石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在,这套凝聚着多方心血的绘本正在送审中,预计年内出版,希望《扎溪卡的梅朵》这朵高原上的文化之花,能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