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强 黄炼 马俪伲 文/图
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我州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民生服务实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重要指示,通过“调研—规划—落实”闭环机制,创新打造高原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目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网络正在雪域高原全面铺开。
夏日暖阳下,悠扬的歌声从甘孜县中心敬老院传来,71岁的麦朵老人正开心歌唱。工作人员翁姆介绍,麦朵是位很“潮”的老人,每天早上都会在网络平台上给大家问好。入住敬老院11年,她见证了高原养老服务的迭代升级。“我在这里感觉特别好,每天都有猪肉、牛肉、蔬菜,晚上还会有面块儿、包子、饺子。”
甘孜县中心敬老院工作人员翁姆向记者介绍:“我们会在节假日的时候定期组织一些文娱活动,组织老人跳锅庄,一起玩儿游戏等等。”
这座承载38位特困老人幸福晚年的院落,传统照护正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13名专职工作人员既是照护者又是家人,他们不仅保障了老人们的基础生活,更用各类文娱活动滋养着老人们的精神世界。距中心敬老院1公里处,占地20亩、投资4770万元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未来,特困老人可免费申请入住,社会老人也能享受“菜单式”服务。该中心建成后,将与1个县级中心、2个片区机构、21个乡镇站点形成联动网络,为1207名特殊困难老人配备“云端守护者”。
在道孚县敬老院,院长小热登正带着老人们跳弦子舞。这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数十年如一日为62位老人建立“幸福档案”,他常年精心照顾老人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扬。道孚县敬老院老人张福寿满脸幸福地告诉记者:“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很关心、很爱护,我们的生活既开心又快乐,很幸福。”
通过对全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相关部门建议鼓励社会力量探索多样化养老服务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代购等便捷服务,开展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在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效益方面,我州鼓励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和老年助餐点打捆运营,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站点可持续发展。每天中午,甘孜县为老服务中心窗口前总排起长队,厨房里,厨师们正忙碌地准备午餐,红烧肉、酥油茶的香气扑鼻而来。
甘孜县为老中心工作人员李昌均向记者介绍道:“现在每天有一百多人在这里来吃饭,80岁以上的我们总共接待了30多个,96岁的接待了一个,60岁以上的就多了,现在系统里面有500多人。”
在为老中心就餐,80岁以上老人免费,60岁以上老人只需要十块钱,今年83岁的洛绒尼麦就是这里的常客。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2.59万人,老龄化率为11.37%。全州投运养老机构40家,共有床位3724张,现有入住老人1223名。现有2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9个老年助餐网络、85个日间照料中心,州级老年大学1所、县级老年大学18所。
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甘孜州养老服务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系列文件,精心制定《甘孜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同时将需要改进的问题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民政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养老”变“享老”,让“夕阳红”的色彩更加鲜艳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