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导致的一种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一种动物源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更是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和国际检疫传染病。
鼠疫在人类历史上曾引发过三次世界大流,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死亡,是烙印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基因中的“黑死病”,也是我国古人笔下的“疙瘩瘟”。鼠疫主要通过跳蚤叮咬、直接接触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其潜伏1~9天,多为2~3天,被鼠疫菌感染后会出现高烧、淋巴结肿大、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临床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鼠疫宿主多为野生动物,且种类繁多,人们记住了被《哪吒2》带火的萌宠——土拨鼠,却往往忽略“喜羊羊”——藏系绵羊。
二、什么是藏系绵羊
藏系绵羊作为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由于其对高原自然和气候环境有极强的适应力,主要养殖于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和四川等高海拔地区,是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农牧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
为适应高原强紫外线环境,藏系绵羊头部多带有黑色、褐色或杂色斑块,可使机体免受强烈紫外线辐射并防止色盲,其产肉量高、肉质鲜美,深受人民喜爱。
三、藏系绵羊如何感染鼠疫
我国偶蹄类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种类查明有2科7种:野猪、藏原羚、岩羊、绵羊、藏系绵羊、山羊、牦牛。1958年,青海省第一次报道了由藏系绵羊引起的人间鼠疫,但没有细菌学佐证。1975年在该省玉树县2只病死藏系绵羊材料中分离出2株鼠疫菌株。
藏系绵羊为了获得机体必需的无机盐,其有舔舐、咀嚼如疫獭等动物尸体和尸骨的习性,鼠疫菌会经过破损口腔黏膜而感染羊只。但研究表明疫羊不能直接向健康的羊传播,并不会酿成羊群流行鼠疫。
四、人是怎么被染疫藏系绵羊感染
藏系绵羊在鼠疫菌传播过程中扮演中间宿主的生态作用,不能独立形成鼠疫菌的保存和流转,主要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其传播链为“自毙染疫动物——藏系绵羊——人”,藏系绵羊引起的人间鼠疫绝大多数由剥食途径引起。
据统计,青海省1958—2020年,以染疫藏系绵羊为传染源的人间鼠疫有16起,其流行期与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期密切相关,不过其流行期滞后于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期。
五、如何避免被感染
藏系绵羊作为农牧民重要的生活资料和经济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极其密切,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被鼠疫菌感染?
一是在鼠疫疫区不接触、不剥食、不贩卖不明原因病死的藏系绵羊;二是遇到不明原因发病或病死的藏系绵羊应及时报告畜牧部门和疾控中心,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从鼠疫疫区输出的羊应进行7天的隔离检疫,以避免出现跨区域的疫情传播;四是发现自己因接触不明原因发病或病死的藏系绵羊并出现鼠疫相关的临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积极配合医务工作者的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
州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