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文婕 王凤
横断山脉千山竞秀,康巴大地江河奔涌。新征程上,甘孜再次吹响奋进号角。7月22日,中共甘孜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甘孜州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发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决定》,为我们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甘孜新篇章明确了路径。
会场内,与会人员认真聆听、深入思考,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殷殷嘱托和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深情寄望,深刻感悟自身的责任之大、使命之巨,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思路、激发干劲,形成强烈共识: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观念、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示范引领,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甘孜新篇章。
高原腹心担纲绿色使命
上午8时30分,大会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州委书记沈阳代表州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一份亮眼的半年“答卷”彰显着甘孜绿色转型的强劲脉动: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州坚持稳中求进,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7.2亿元,同比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8.6%,位居全省第一。
文旅融合破局引领:稻城“天人合一馆”和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加速推进,“蜀山之王·千面贡嘎”品牌效应凸显,全州旅游接待人次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达2025.1万人次。
绿色产业蓬勃兴起:建成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56.9万亩,雅江松茸基地成为四川唯一的全国野生菌有机基地;清洁能源开发与电网建设投资达102.6亿元,新增装机70.1万千瓦。
民生福祉持续夯实:深化托底性帮扶,争取项目598个、资金20.6亿元;高德、金石2家县级飞地园区建成开园,入驻企业23家;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1073处;高中本科上线率45.4%,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工作报告的核心,锚定这份千钧重担的绿色使命——从省委赋予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系统路径,到明确提出“2027年前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奋斗目标,甘孜的绿色发展之路坚定而清晰。
思想碰撞淬炼行动真金
如何落实好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全会围绕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坚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健全美丽甘孜建设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分别作了细化部署。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同志围绕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畅谈体会、分析形势、提出建议、谋划未来;各个会场上,思想的火花不断淬炼出行动的“真金”,为美丽甘孜蓄力再出发进一步凝聚共识、鼓足干劲。
着眼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蒲永峰结合“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出“生态建设必须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建议,尤其在敏感区域,保护优先、科学施策缺一不可。他提出探索建立“人类受野生动物侵害生态赔偿机制”,旨在公平分担保护成本、缓解人兽冲突。
立足健全美丽甘孜建设保障机制,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胡邦勇阐述了以良法保障善治的实际担当,“公益诉讼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加大力度,凡有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依法履职到底,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聚焦坚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白玉县委书记洛绒倾培分享了县域融入全州战略的探索,“白玉县将立足‘优势电矿、特色农牧、文旅融合、拉动增收共富’四大产业方向,全力推动生态资源向绿色经济动能转化。同时,坚决扛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从“2027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近期规划,到“2035年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甘孜”的远景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愿景在热烈讨论中被反复深化,甘孜州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发展方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更加明确、更加集中、更加聚焦。
绘就蓝图引领未来征程
全会清晰勾勒出甘孜州迈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到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动能加速释放,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保持全国全省前列,努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2035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巩固拓展,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甘孜基本建成。
全会发出前进号召,激励各级各部门干部抢抓政策窗口机遇和有利时机,努力把进度往前赶、工作往前推,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扎实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再次吹响!当与会代表们怀揣着共同的愿景返回峡谷草原、田间牧场,生态文明建设的铿锵脚步将涌向广袤大地,美丽甘孜的“绿色发展密码”将被110万甘孜儿女感知,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甘孜篇章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