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生态是甘孜的底色,绿色是发展的命脉。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有机整体统筹推进,为甘孜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这既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更是立足高原实际、守护“中华水塔”、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使命担当。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首先要守牢生态保护红线。甘孜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生态要地,每寸土地都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全会提出优化“两屏五区、六带四片”国土空间格局,绝非简单的空间划分,而是要通过严格的用途管控,让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各安其位。从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从保护雪豹、川金丝猴等珍稀物种到守护青稞、九龙牦牛等特色种质资源,一系列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的生态防护网。特别是提出到2027年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不低于30%、湿地保护率超50%、水土保持率达88%以上的目标,彰显了“保护优先”的坚定决心。
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就是要让绿色成为发展主色调。生态保护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全会部署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稻城亚丁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将雪山冰川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文旅价值;雅砻江河谷的有机农业,让高原沃土孕育出高品质生态产品;金沙江、雅砻江流域的水风光一体化开发,使清洁能源成为甘孜的“绿色引擎”。(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