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29日

三十一载幼教路 不负韶华不负心

记全州优秀农民工、泸定县姊妹幼儿园园长傅霞

傅霞(左)正组织老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受访者供图

◎袁飞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师德的最好写照。爱与责任,亦是师德的灵魂。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通常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只有平凡和琐碎的日常。但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平凡琐碎中,自1994年踏上幼教岗位,泸定县姊妹幼儿园园长傅霞始终怀揣“良心”与“匠心”,深耕幼教领域,用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初心与使命。

用行动诠释教育者的初心与使命

1994年3月,傅霞怀揣为人教师的梦想,不顾家人的反对,执着走上幼儿教师岗位,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去幼儿园教书被人们认为给别人做保姆,待遇不高,找寻不到身为人师的自豪与喜悦。在那种社会不认可,家长不支持的境遇里,她没有放弃,选择坚持。简陋的校园、破旧的教室、凌乱的桌椅,这里就是她幼儿教育之梦开始的地方。

初入幼教行业时,面对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艰苦的现状,她没有退缩。白天,她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夜晚,她挑灯学习幼教知识,钻研教学方法,将所学融入到实际教学中。

“长期以来,我们严把校园安全关,坚持校园安全及教育教学两手抓、两不误,现在玩教具多了,活动也丰富多了,孩子们也更快乐了……”看着孩子们嬉笑游戏,傅霞内心倍感欣慰。

“傅园长在我们教师心中是一个肯干、实干的人,但她更像是我们的家人,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带领我们不断地成长,为我们排忧解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挺身而出,带领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泸定县姊妹幼儿园教师眼里,傅霞既是园长、更像妈妈。

傅霞常说,幼儿教师这份工作让她拥有了职业幸福感。当有人疑惑问:“这种幸福感来自哪里呢?”她自信地回答:“幸福就在于用心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个细节里。”每天清晨,当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笑着和她问好时,她很幸福;看着孩子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送她的折纸时,她很幸福;当走在街上,远远看到孩子们兴奋的和她打招呼,她很幸福……谈起班里的孩子,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因自身残疾的特殊经历,傅霞对特殊群体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同情,也因此格外关注他们的需求。2002年,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招聘残疾教师。王琴成为了她园所招聘的首位残疾教师。王琴躬着背走进幼儿园时,眼中满是不安与期待,傅霞紧紧握住她的手说:“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在工作中,王琴展现出的坚韧与对教育的热情,让傅霞倍感欣慰。然而,命运无常,王琴因病离世,这段经历不仅让傅霞深感悲痛,更坚定了她帮扶特殊群体的决心。在傅霞的努力下,姊妹幼儿园成为了特殊儿童和困难儿童的温暖港湾。园所先后接纳了10余名特殊儿童,包括听障、自闭症儿童等。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傅霞组织教师团队深入研究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对于听障儿童,教师们学习手语,通过手势和表情与他们交流;对于自闭症儿童,采用游戏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打开他们封闭的内心世界。同时,傅霞还为50余名困难儿童减免学杂费,让这些孩子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曾经自卑怯懦的一位小朋友,刚入园时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敢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傅霞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伴他,和他一起做游戏、画画,鼓励他勇敢表达自己。在傅霞和老师们的关爱下,这位小朋友逐渐打开心扉,变得自信活泼,还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失去母亲的陈庭玉及其哥哥,生活陷入困境,傅霞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接回家中,如家人般照料了近两年时间。她不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让这对兄妹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除此之外,她还携手泸定县公安局开办“战时托管班”。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当公安干警们坚守岗位,守护一方平安时,傅霞带领园所教师承担起照料干警子女的责任。托管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绘画、手工制作、游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教室。傅霞说:“公安干警为了大家的安全默默付出,我们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他们的孩子,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2020年2月17日,新冠疫情肆虐,道孚县成为我州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当时,物资运输困难重重,但傅霞没有丝毫犹豫。她多方联系供应商,筹措食用油、米面等生活物资,用物资支援道孚。面对旁人的不理解与质疑,傅霞说:“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该做的,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更多人。”灾难面前,傅霞更是展现出无私的人文关怀和奉献精神。2022年,“9·5”泸定地震发生后,得妥镇南头村满目疮痍,村民们面临着物资短缺的困境。9月10日,傅霞又一次筹集了满满一车蔬果送往得妥镇南头村。在震后的废墟上,傅霞同志愿者们穿梭在受灾群众中,将食物送到他们手中,还耐心地安抚她们的情绪。一位受灾妇女拉着傅霞的手,眼含热泪地说:“谢谢你们,在这么困难的时候还想着我们。”

三十余年无悔的执着与坚守

太阳的幸福,是给人以光明;月亮的幸福,是给人以温馨;园丁的幸福,是让每一棵小树苗茁壮成长。为此,她努力着、奋斗着、奉献着。她对幼儿的爱,首先表现在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和期待。她是热爱幼儿的老师,她毫无保留地向幼儿献出自己的精力、知识。

三十余年无悔的执着与坚守,傅霞用炽热的心温暖幼儿心房,用无私的爱耕耘孩子的梦想。她是教师们心中的好园长,更是家长们心里的“好妈妈”,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园长妈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的坚守与付出,傅霞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誉。2017年4月,她获评甘孜州“优秀农民工”;2018年5月,她的事迹登上《甘孜日报》,让更多人了解到她的感人故事;2022年10月,她荣获甘孜州返乡入乡“创业明星”称号。然而,这些荣誉并没有让傅霞骄傲自满,反而成为了她继续前行的动力。在幼教工作中,傅霞始终注重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她深知,时代在发展,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她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探索适合高原地区儿童的教育模式。同时,她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打造特色课程。在她的带领下,泸定县姊妹幼儿园稳步向前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园教师从优化管理、健全制度、完善设施、创新课程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成为了当地家长信赖、孩子喜爱的幼儿园。她还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她认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她关心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们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养。在园所里,她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她经常和教师们谈心,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力帮助解决。在她的影响下,教师们也将这份爱传递给每一个孩子,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幼儿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接续赶赴时代大考,用温暖之心做好有爱的幼儿教育,在幼教之潮中踏出更精彩的回响。”谈到未来,傅霞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