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7月29日

“小窗口”托起“大民生”

泸定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用“陪办+上门+延时”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群众在窗口办理业务。

工作人员展示肖女士赠送的锦旗。

窗口工作人员开展 “上门服务”。

◎黄华敏 文/图

在泸定县政务服务的前沿阵地——泸定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属的泸定县土地储备和收购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一场场与群众的暖心互动,书写着新时代政务服务的生动注脚。

近日,接连而至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表扬与群众亲手赠予的鲜红锦旗,不仅是对该中心窗口服务的直白点赞,更折射出该中心以“小窗口”承载“大民生”的实践初心。

高效服务获点赞,群众致电送锦旗表谢意

“原本以为要跑断腿,没想到经过你们的各方协调、不懈努力,那么复杂的问题也帮我办妥了!必须好好表扬你们!”群众肖女士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上的连声称赞,道出了她对泸定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由衷认可。

此前,她因房屋产权过户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材料繁杂且不熟悉流程,一度陷入焦虑。该中心工作人员察觉后,主动开启“全程陪办”模式,通过“证缴分离”工作法,联合县税务局将不动产登记与开发商欠缴税费脱钩,在县税务局依法追缴税费的同时,上报地方政府审批同意后,为符合条件的业主先行办理不动产登记,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为表感激,肖女士特意制作了“为民排忧显担当 高效服务见真情”的锦旗送到窗口经办人员的手中,她说:“这不仅是办事速度快,更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贴心。”这份“加速度”源于中心持续优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机制——数据共享打破部门壁垒,17类高频业务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3.33%,让群众彻底告别“多头跑、重复交”的困扰。

贴心服务送到家,“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

得知独居的高爷爷因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无法到现场办理继承登记,该中心迅速启动“上门服务”,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变成了“家门口的便利”。工作人员携带设备登门,完成身份核验、材料签字等全流程操作。当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时,经办人坦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特殊群体更要‘不跑腿’。”

此外,中心还针对辖区内偏远地区和上班族开设“午间延时窗口”,全年延长服务超300小时,让服务精准触达每类群体。

2024年至今,泸定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受理业务8064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12345热线表扬量同比上升40%,而投诉量持续保持“零记录”。这组数据背后,是5名窗口人员对“便民、高效、务实、审慎”宗旨的坚守:复杂业务实行“首问负责到底制”,专人跟踪直至办结;政策解答“百问不厌”,信息核对“毫米不差”。

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合格线”到“优质线”,该中心用服务细节让政务窗口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情感纽带,书写着“放管服”改革的鲜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