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
像这样“用肩膀抬来的演出”,习近平批示肯定: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贴近基层,富有实效。
“那天我到省行政中心拿批示。刚要走,工作人员说习书记在等我……”陆湘汉有些激动。
办公室里,习近平用力握住陆湘汉的手:“感谢你们为农民做了很多好事!希望你们认真总结,不断完善,把更多的精彩节目送到农村。”
这次见面,让陆湘汉干劲儿更足了,下乡的脚步更勤了。20年间,“钱江浪花”送演出5000多场,吸引观众1000多万人次……
“钱江浪花”前浪带后浪——20年来,农家书屋、文化礼堂、乡村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让村民“放下筷子就想去”,还引得无数城里人慕名而来。
初心不忘,脚步不停。2024年4月,浙江在全国首创文化特派员制度,选派1500多名高素质文化人才,带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帮助乡村解决对高品质多元化文化、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挖掘提炼弘扬地域优秀文化等方面需求,在广大田野上生动实践着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进一步论述人与文化的关系。
以文化人,习近平身体力行。
磐安乌石村,海拔560余米,600多年村龄。
明清时的院子,古色古香,炊烟袅袅。久居城市的人们来到这里,真正能体验到繁花深处心飞驰的舒畅。
20多年前,这里却穷得只剩下200多间老黑屋——那是村民们用当地特有的黑色玄武岩盖的房子。
2006年,习近平走进村里,立刻被这些黑色石头屋所吸引,抚摸着那一块块黑石头对大家说:“这种石头好啊!你们看,这玄武石多好……”
当时,村里搞旅游,村民们正琢磨着要把老屋拆了起高楼。“习书记说,这个老村很有特色,你们不要把老屋拆了,要把它保护好、利用好。如果都把老村拆掉了,也就把文化、把根拆掉了……”时任乌石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回忆说。
习近平反复叮嘱村干部: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味“贪大求洋”,要保护好古村落,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一席话点醒梦中人——老屋就是根啊,文化就是金钥匙啊!200多间古屋他们一间没动,如今这里成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近20年间,村里的美景与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2024年就有107万游客,全村文旅收入达2亿元……文化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
文化是魂,以文化人,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2006年9月27日下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千余人小剧场,座无虚席。同学们要听习书记《继承文化传统 弘扬浙江精神》的报告。这是习近平第三次给大学生讲课,刚入学不久的张栋梁有幸聆听了这次讲课。
习近平一落座就给大家讲了个故事。
“故事很有趣。讲的是当年毛主席乘专列途经河南,考南阳地委书记的事:毛主席问那位书记有关南阳的历史和时事时,对方都答不上来。毛主席问其年龄,他说五十五。于是毛主席风趣地说:‘你不知今不知古,只知自己五十五。’”现已任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的张栋梁回忆说。
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习近平接着说,当别人问你们“浙江怎么样”时,你们怎么回答?
“这一问,立即引发了我的思考。对于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不仅领导干部需要了解,作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同样需要掌握。”习近平勉励同学们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报告历时两个多小时,从浙江多元的文化传统到“浙江精神”的文化特点,从浙商文化到浙江经济,习近平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来,还不时与学生们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同学们深为习近平的广博学识所折服。“我感觉习书记真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好导师。”习近平沉稳平和的声音、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和极强的亲和力,张栋梁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强调要发挥思想道德凝聚人心、引导行为的作用。这样的以文化人,影响了很多学生的人生;这样的以文化人,成为他们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是20年来浙江推进“八项工程”,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价值旨归,更是贯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2024年10月28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以文化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西子湖上,烟波画船。岸边,嬉闹的孩童,牵手的情侣,有时还会遇见“许仙”“白娘子”“悟空”。行走间,恍若画中——人民的西湖啊,心头油然升起那句古语——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循迹溯源,感悟真理。
大道之行,无远弗届。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让我们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