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每天清晨7点,丹巴县城三岔河鲜肉店内工作人员便忙碌起来,熟练地为顾客称重、切块。柜台里色泽鲜亮、纹理清晰的鲜肉深受老主顾青睐,往往不到中午便销售一空。
店铺负责人贺永花表示,店铺里的鲜肉全来自于她的万胜家庭农场。店铺不仅提供线下选购,也接受大量线上预订。当天的最后一批猪肉,会根据客户要求完成分割、打包,随后装车配送上门。
在丹巴县章谷镇,万胜家庭农场以其“自繁仔猪—育肥出栏—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推动当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这个年出栏生猪超千头的家庭农场,通过科学养殖和直营终端市场,实现了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品质全程管控,生动展现了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的有效融合。
自2023年获评省级示范场以来,万胜家庭农场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模式。农场与周边超百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由农场统一提供优质仔猪、专用饲料及免费技术培训,农户负责育肥环节,成品猪由农场保底回收。这一“农场+农户”的合作机制稳定了农户收益预期,增强了养殖信心,形成了产销一体、多方共赢的良性产业链,有效放大了政策扶持效能。
“农场第一头母猪下崽时我守了三天三夜,有时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养殖业只要用心就有回报,”农场负责人贺永花介绍说,“目前存栏1026头,我希望能把产业再扩大,目标是养一万头。”正是这份实干精神,驱动着农场稳步发展。
为进一步深耕本地市场,让优质猪肉直达消费者,万胜家庭农场在丹巴县城注册开设了鲜肉直营店。凭借过硬的猪肉品质和亲民的价格,店铺迅速赢得当地居民信赖,成为市场新宠,每日订单络绎不绝。
万胜家庭农场的猪肉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确保消费者安心。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直营店的猪肉价格较市面上同类产品更具优势,真正做到了“好品质不贵”。
作为省级示范场,万胜家庭农场的发展轨迹,正是丹巴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缩影。从藏寨旁的养殖场到县城的鲜肉直营店,其成长历程清晰印证了政策扶持与市场活力的同频共振。随着家庭农场培育政策的深入实施,丹巴县正有越来越多像贺永花这样的“新农人”扎根乡土,用实干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奉献自己的力量。
格西泽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