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贡嘎融媒践“四力”新闻采访行动第三团 文/图
位于四川炉霍县上罗科马镇,距县城约30公里的群山间,一座形似钥匙的洁白建筑引人注目。这栋2023年5月开放的德达藏服饰文化博物馆及德巴图书馆,旨在成为开启雪域文化宝库、转动乡村发展之门的巨型“钥匙”。其外墙采用类似布达拉宫的“牛奶墙”工艺,入口设计参考了图书馆的庄重风格,寓意此为“智慧之门”。而它所承载的使命,不仅是守护馆内两千余件珍贵藏族传统服饰,更在于抢救濒危文化、探索传统新生路径,并以文化为钥,启乡村之光之门。
深山寻珍: 与消逝赛跑的“钥匙”
跟随工作人员步入博物馆,一顶来自阿里、镶嵌着幽光流转的绿松石与嘎乌宝石的“别热”头饰,无声诉说着其不凡的价值与年代。这件耗资二十余万元收集到的年代最久珍品,入馆的背后,是一场“争分夺秒”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
“按照藏族传统习俗,老人离世时,生前的衣物常随葬火化。”博物馆研究员次召洛真,这位土生土长的炉霍汉子,从事藏服饰文化研究多年,深知传统面临的危机。据他介绍,随着“老物件”越来越少,附着其上的独特工艺、纹样密码,乃至承载的情感记忆,也随之面临灰飞烟灭。更严峻的是,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深谙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及其厚重文化底蕴的老艺人正日益稀少。“在九龙县,普米藏族的传统服饰我们只艰难寻获一两件,当地已无人日常穿着。”(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