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8月07日

舞台心耕 炽热如初

◎郭维祥

岁月如梭,恍然间,我已在康定市政协默默耕耘了整整八个春秋。这悠长的八年,不仅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抹亮丽的色彩,更是内心深处情感与认知深刻变迁的见证。

对政协的情感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炽热。离别之际,不舍的情怀,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连接着我和政协。这里,有我成长的足迹,有我奋斗的汗水,更有我内心深处那份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因为在这里,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回首过往,自己未曾虚度年华,没有在岁月中留下遗憾。

崭新平台 宽阔舞台

2015年初夏,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从市文明办调往市政协文史委,并有幸跻身市政协委员的行列。初入政协的大门,我对这一新领域充满了未知与好奇。在参与了委员履职培训后,政协的职能与职责在我心中逐渐有了轮廓,那份初识的懵懂开始被清晰的理解所取代。结业典礼上,我作为新任委员代表发言,许下了“当好政协人,办好政协事”的坚定誓言,那一刻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温暖而鲜明。

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与专门协商机构,对我而言,既是知识的海洋,让我得以不断学习成长;又是人生的广阔舞台,让我有机会展现更多的可能。能在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工作,我深感机会的珍贵,倍加珍惜。

进入市政协后,得益于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与无私帮助,我迅速适应了政协的工作节奏。得益于过去在党政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的深厚积累,我在政协机关中承担起了对外宣传与小微协商平台建设等重任。为了顺应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发展需求,紧跟新闻工作的新趋势,信息中心勇于创新,打破了传统宣传工作模式,推出了《康定政协》内部刊物和微信公众号,并与市融媒体中心携手,通过拍摄抖音视频等形式,对政协履职成效与特色亮点进行专题报道。同时,还加大向省、州、市媒体投稿的力度,使得康定市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在全州范围内脱颖而出,多次获得省、州表扬。

2020年底,市政协启动了“有事来协商”平台的搭建工作,由机关办公室和文史委具体负责推进。我有幸被派往绵竹县学习先进经验,归来后,结合康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打造“有事来协商·围炉协商”这一特色品牌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市政协主席会的认可。随后,我们在各镇(乡、街道),根据地域文化特色,陆续培育了帐篷协商、虫草山协商等地方品牌。同时,我还深入指导了各乡村小微协商平台的建设工作,包括机构的建立、议题的搜集、流程的规范以及成果的转化等。由我牵头拍摄的“围炉协商让虫草山群众喝上放心水”典型案例视频,在全省政协系统片区推进会上得到了展示。此外,我还指导开展了新都桥镇鱼子西三村“拓宽黑青稞销售渠道”、炉城街道水井子社区“绿化东关居民点、建立智能管理系统”、榆林街道驷马桥社区“加强城中村网格化管理”等小微协商活动,这些活动以实实在在的协商成效助力了脱贫攻坚的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推进,赢得了党政的肯定、社会的认可与群众的赞誉。市政协基层民主协商工作也因此多次受到省、州政协的表扬。

心耕深处 深耕致远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犹如一方蕴含深厚底蕴的沃土,散发着鲜明的统战特色,承载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当我踏入文史委的大门,那份独特而庄重的工作迅速俘获了我的心。为了在这片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我全身心地投入,将康定县(市)的13本文史资料专辑细细研读。同时,我虚心求教康定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郭昌平、蒋秀英、荆林刚等老师不吝赐教,他们慷慨为我指点迷津,引领我在文史的深海中航行。

在各方鼎力支持下,我有幸牵头编审了由资深作家龚伯勋老师整理的《康定史话》这部文史书籍。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四川民族出版社的精心打磨下,熠熠生辉,最终被纳入甘孜州农家书屋的收藏书目。而《辉煌岁月》则作为一部系统记录康定政协发展历程的重要史志书籍,见证了政协工作的辉煌与荣耀。这一切,都充分彰显了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魅力。

2022年10月,全市村史编撰工作拉开帷幕。市政协牵头抓总,统筹推进;政协文史委则勇挑重担,负责业务指导。面对这一全新领域的挑战,我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在广泛借鉴村志编撰经验的基础上我精心编写了《村史编撰工作手册》,为村史编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同时,充分利用市级媒体平台,开设专栏,通过康定全接触、云上康定等微信平台广泛转发《倡议书》,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的热情。

为了确保编撰质量与水平,我推行了对口帮扶市直部门指导村(社区、居委会)初审、镇(乡、街道)复审、职能部门归口核审、专家评审、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终审的全方位、多层次审核机制。这一机制在全州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康定市的《南无村村史》《三道桥村村史》《舍联村村史》《营官村村史》等精品村史成果应运而生,它们不仅记录了乡村的沧桑巨变与发展历程,更传承了乡村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为了乡村文化振兴赋予丰富内涵。

难忘岁月 丰盈收获

八年时光,恍如一梦,却又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现。那些日子里,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脚步匆匆,心系鱼通镇初咱村的每一寸土地。记得我们一同踏入村落,挨家挨户探访,共谋产业发展之策,精细算计每一分收入,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真正落地。不遗余力地查漏补缺,致力于人居环境的美好蜕变,直至顺利通过国家及每年的例行检查。

那段抗击新冠疫情的艰难时光,同样刻骨铭心。我与机关的同仁们,闻令即行,无畏逆行,肩并肩,心连心,共同构筑起坚固的抗疫防线。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见证了人性中最坚韧与温暖的力量。

政协的每一次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监督活动,都是我心灵的洗礼。所见所闻,让我深思;所思所想,令我感慨;所感所获,使我成长。我深刻体会到政协协商民主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魅力,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还有那些参与全会会务服务的日子,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成就与满足。每一份付出,都是对政协大家庭深情的回馈。

八年政协人,一生政协情。这八年,我经历了无数的辛苦与付出,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与拥有。这一切,最终都凝聚成了一个“情”字,那是源自心底的深情厚谊,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情怀。这份情怀,是对“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坚定执着,是团结引领、同心筑梦的政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