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县八角楼乡 文/图
从雅江县八角楼乡木泽西村到扎日村,两年驻村路,州林科所夏苗始终以“党建红旗手”的标准严格自勉。她立足林草科研专业优势,坚定践行州林科所“一二三”发展思路——坚持林草科研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助赋能创业、力量融化促成果转化为“两翼”,落实好“走出去”“请进来”“强起来”三条路径,推动把村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用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在雪域高原写下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答卷。
2023年9月,初到木泽西村,夏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扎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随后的11个月里,她走遍全村2个村民小组142户人家,摸透735亩耕地里的“民生密码”,把党建工作的根须深深扎进这片土地。
“三会一课”从不走过场,11次支委会谋定发展方向,11次党员大会凝聚共识,4堂党课讲清政策红利;5次党史集中学习让村干部轮流领学,在“谈思想、谈问题、谈办法”中提升支部战斗力。1名预备党员转正,3次群众大会解疑释惑,夏苗用扎实的党建工作让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主心骨”。为23户脱贫户争取帮扶、为11名火烧户积极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和重建补偿、为80岁的扎日村特困户贡布住院期间申请临时救助金、为木泽西村帕姆林组集体经济每户分红500元……10余件民生实事的解决,正是“党建红”映照“民生暖”的生动注脚。
2024年8月调整到扎日村后,夏苗带着“党建+产业”的思路重新出发。走遍125户人家摸清村情民情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成型——发挥科研专业优势,让高原百合成为群众的“致富花”。
作为党建红旗手,夏苗深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她一次次对接县农牧农村局,一遍遍实地勘察地块,牵头申报的《2025年八角楼乡扎日村原生种百合种植示范基地》项目终于落地,20万元资金为扎日村带来新希望。从汶川引种的2300颗百合花种球,成活率超99%。同时,雅江原生种金黄花滇百合成功育种2万余株,2年后预计价值超10万元。
项目建设不仅让村民通过租地、务工直接增收4.5万元,更催生出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 ——《甘孜州雅江县原生种金黄花滇百合播种育苗技术研究》论文即将发表,《一种原生种金黄花滇百合的育苗方法》发明专利正在申报,5000元的预售订单让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党建引领下,小小的百合种球,正长成扎日村的“产业链”。
从木泽西村集体经济活动室5万元租金收益,到扎日村百合基地里蓬勃生长的希望;从化解26次矛盾纠纷的耐心,到为33名学生落实教育帮扶的细心,夏苗用行动诠释着“红旗手”的含义——党建工作要围着民生转,产业发展要跟着群众盼。
如今,扎日村的百合花海渐次绽放,就像夏苗在驻村日记里所写:“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让群众的日子像百合一样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