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甘孜分行以金融为弦、以担当为韵,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方向,将政治担当融入血脉,以特色金融服务赋能高原发展,奏响了助力特色产业兴旺、托举甘孜群众幸福的新时代奋进乐章。
金融“及时雨”:让民宿焕彩,让村寨添活力
晨曦中的丹巴县甲居藏寨,碉楼藏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云上藏家”民宿主人泽仁达娃正忙着为客人端上酥油茶,望着庭院里盛开的格桑花,他说:“是邮储银行的贷款,让我家老屋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丹巴县长生家。两年前,长生看着周边藏寨纷纷改造为民宿,心里既羡慕又焦虑。自家百年藏房虽有特色,却因设施陈旧留不住客人,150万元的改造资金像座大山压在心头。就在他打算放弃时,邮储银行客户经理益西翁休带着“民宿贷”政策找上门,盘腿坐在藏式炉边,用藏汉双语细细讲解:“最高可贷200万元,手续从简,利率优惠,专门支持咱们藏寨改造。”3天后,150万元贷款到账的短信提示音,成了长生最动听的祝福。如今的“天珠酒店”,保留了木楼雕花的古朴,添置了地暖供氧的舒适,旺季时一房难求,还带动周边4户村民加入民宿经营。
康定市雅拉雪山脚下的塔公镇,变化同样令人欣喜。这个曾藏在深山中的村落,在邮储银行支持下打造“曼达拉”精品民宿,将游牧文化与高原风光相融合,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村民们说:“银行的贷款就像高原的春雨,让咱村既守住了乡愁,又挣上了旅游钱。”
创新“助推器”:特色产品赋能,高原经济提质
走进康定市建哥养殖有限公司,暖棚里的牦牛膘肥体壮。公司负责人王建强指着自动饮水系统和草料搅拌机笑道:“这些设备能配齐,多亏了邮储银行的‘牦牛贷’。”从过去的散养到如今的标准化养殖,从单一卖鲜肉到深加工牦牛肉干、牦牛奶制品,金融活水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在甘孜州,像“牦牛贷”这样“量体裁衣”的金融产品还有很多。针对高原特色,邮储银行创新推出“民宿贷”“牦牛贷”“农牧贷”“光伏贷”等10余种特色贷款,精准对接藏寨民宿、高原牦牛、藏地药材、民族手作、清洁能源等当地优势产业。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甘孜分行已投放贷款超2亿元,重点支持丹巴、稻城的藏寨民宿集群,炉霍、石渠的牦牛养殖基地,康定、九龙的青稞深加工,理塘、乡城的藏药种植加工。
客户经理们的身影穿梭在雪山草原:在雅江县的松茸产地测算收购资金,在德格县的印经院周边考察唐卡绘画工坊,在色达县的牧民定居点评估家庭牧场规模……哪里有特色产业,哪里就有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让“靠天吃饭”的传统农牧业变身特色产业,让零散的手工作坊成长为增收集群。
服务“进牧区”:便捷服务暖心,守护幸福家园
“不用去县城,在村里就办好了贷款,这服务太好啦!”康定市雅拉乡村民秦光艳拿着到账的民宿经营贷款,向带着移动展业设备的客户经理连连道谢。这得益于邮储银行在甘孜州打造的246个信用村,客户经理背着设备箱,把“银行”搬到了牧民定居点、田间地头,成为涉藏地区群众身边“移动的金融服务站”。
金融服务不止于放贷。邮储银行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进帐篷、进寺庙”活动,用藏语宣讲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的知识,发放图文并茂的藏汉双语宣传册。“以前总怕钱存不好、贷不对,现在听了讲解,心里踏实多了!”白玉县的老阿妈拉珍说,这些知识让她和乡亲们都多了份安心。
从雪山草原汲取力量,在振兴路上勇毅前行。邮储银行甘孜分行以金融春风持续吹拂雪域大地,让特色产业扎根结果,让涉藏地区群众的日子如高原阳光般,越来越温暖明亮。站在新起点,邮储银行甘孜分行将用实干与奉献谱写“金融戍边”的壮丽篇章,让“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信念在金融战线熠熠生辉!
周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