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8月20日

解码甘孜“国际绿色密码” 让“地球之肾”永葆生机

(上接第一版)当地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主力军”。

智慧与共治的成效镌刻在甘孜大地上:2020年以来,石渠实施长沙贡玛国际重要湿地修复项目3个,完成投资8467.3万元,修复湿地植被13.65万亩。红外相机捕捉到雪豹携幼崽活动的珍贵画面,近百头白唇鹿种群悠然现身,成为生态系统焕发生机的最佳注脚。

未来擘画:金三角构筑北部生态屏障

站在泥拉坝“机制创新”与长沙贡玛“科技赋能”的坚实基础上,甘孜州湿地保护的下一个重点,落在了理塘海子山。这片极具生态价值的高原湿地群,其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

“海子山湿地一旦申报成功,将与现有两处国际湿地形成覆盖甘孜北部核心生态区的‘金三角’保护群。”甘孜州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管理科科长汤大彬介绍告诉记者,这一布局能够显著提升国际关注度和保护层级,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以及对湿地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守护,助力维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稳定;同时,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生态保护合作,引入国际先进保护经验与资金技术支持,推动建立更科学、系统的保护管理体系,促进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同推进,为全州湿地保护再树示范标杆。

从色达泥拉坝的“六挂钩”铁腕机制,到石渠长沙贡玛的“空天地”智慧之眼,再到理塘海子山的未来蓝图——甘孜州以湿地为笔,以创新为墨,奋力书写着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时代答卷。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实施湿地分级保护”“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在这些不断破译的“国际绿色密码”中获得了最生动的实践诠释。正是这些立足高原、接轨国际的探索,让长江黄河上游的“地球之肾”永葆勃勃生机,为子孙后代守护着弥足珍贵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