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弦音续传承,文化瑰宝焕新声。8月20日,“2025薪火计划·国家级非遗舞蹈(非遗弦子舞)全国推广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巴塘县中山广场举行,标志着巴塘弦子舞的系统性保护与全国性推广迈入新阶段。
启动仪式由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主办,多家文化单位联合承办。当天上午9时30分,“咚咚锵”的鼓钹声穿透晨雾,高亢嘹亮的唱腔响彻广场,启动仪式在藏戏《降呷冉》的表演中拉开帷幕。
据了解,该工程将通过建设全国弦子文化传播基地、高标准研学营地、数字化档案库,培育“非遗+旅游”新业态,推动跨区域合作等措施,系统构建从校园到社区、从高原到城市的传播体系。
启动仪式上,巴塘县文化馆、措普沟景区、县教体局分别被授予“非遗弦子舞传习总部基地”“非遗弦子舞综合实践示范基地”和“非遗文化教育实践共建单位”称号。活动为首批传承导师与推广大使颁发证书,兑现文旅产业发展扶持资金60余万元,并对新获评的多级非遗传承人予以表扬。
“选择巴塘举办此次活动,源于其不可替代的四大特质。深厚纯正的传统根基赋予活动神圣性,国家级文化品牌带来的权威性号召力,丰富的人才曲库资源提供坚实基础,以及成熟有效的传承机制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党支部书记、执行主席,薪火品牌创始人刘栩杉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构建“产业赋能、数字化保护、跨界融合、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五位一体发展体系,推动非遗弦子舞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仪式现场,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艺盛宴依次呈现。《弦舞传承》展现“长袖善舞、踏地为节”的艺术特色;2025年暑期巴塘非遗培训班的非遗少年们携学习成果惊艳登场,虽稚气未脱却灵韵初显,赢得了全场掌声;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带来的《采茶舞曲》,以江南音韵对话高原文化;压轴节目《弦胡演奏》诠释“薪火相传、弦音不辍”的内涵。
“看到弦子舞走向全国,我由衷自豪。”巴塘群众志玛次仁感慨,从孩童到传承人、从舞台到生活,年轻一代的活力、传承人的坚守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让千年舞韵焕发新生,也让传统文化爱好者对巴塘弦子的未来有了更大期待。
随着推广工程推进,巴塘弦子舞将以更鲜活的形态融入现代生活,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巴塘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