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泸定山河相映,绿意盎然。近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11名师生踏上“红色记忆·青春护行”“三下乡”实践之旅,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冷碛镇杵坭村,实践团拜访了熟知当地红色历史的吴全清老人。吴全清讲述起红军过往时目光炯炯:“当年红军经过杵坭时,战士帮百姓干活,百姓支援红军,真是军民一家亲啊!”说着,他即兴唱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定山歌,质朴的歌词和悠扬的曲调中,饱含着对红军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赞颂。“这些山歌要把红军故事一代代传下去,让后人永远记得,好日子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吴全清动情地说。
站在泸定桥头,师生们被深深震撼。100余米的铁索横跨大渡河,大家手抚冰凉的铁索缓缓前行,耳畔仿佛回响起90年前红军战士冲锋的呐喊。“课本上的历史变得如此真切!”一位同学感慨,“站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位勇士是多么英勇。”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师生们驻足默哀、鞠躬致敬。纪念碑上镌刻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带队教师表示:“这既是一次实践研学,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为这座承载着光辉历史的县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越来越多游客专门前来寻访红色足迹,感受革命精神。”实践团在走访当地商铺开展市场调研时,多位经营者不约而同地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来自成都的游客王先生带着儿子一同踏上这趟红色之旅,他感慨道:“带孩子重走长征路,就是希望他能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这些来自不同视角的真挚反馈,不仅印证了红色文化穿越时空的强大感染力,也展现出泸定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三天的实践虽然短暂,但红色种子已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当青春与红色相遇,铁索桥见证的不仅是历史的荣光,更是新时代青年对初心的坚守。同学们表示,将把泸定的故事带回去,让更多人体会到这段红色记忆的温度与力量,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泸定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