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8月26日

校地同心鹏城筑梦

电子科技大学连续四年在巴塘县开展社会实践

为发挥高校优势资源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连日来,电子科技大学“金弦”实践队与“筑梦甘孜”研究生社会实践队在巴塘县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文化聚力民族交融”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海市蜃楼是神仙的宫殿吗?”……在巴塘县首场“科普进校园”活动中,孩子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实践队队员以“神奇的光学”“空气的力量”等趣味实验为切入点,依托电子信息学科背景,将抽象的科技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互动体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技改变生活”的种子。

立足巴塘县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践队走进社区、乡村,结合学科优势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注入青春动能。在“嘻啵锋巢”公共空间,图书阅览、艺术展示与便民服务多功能融合的运营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这里不仅是手工艺品和书籍的陈列场所,更是社区居民交流休闲的“文化客厅”,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基层文化建设的活力与温度。

在巴塘文化品牌项目“嘻啵巴塘”分享会上,实践队积极参与文化品牌项目,针对藏绣、黑土陶、牦牛毛编织等非遗技艺,提出“个性化定制”线上方案。借助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团队协助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使游客可提前定制工艺产品并生成样图,再由本地手工艺人精准制作,为传统民艺拓展市场、增强生命力探索出新路径。

期间,实践队还走访了视障店主格秋曲珍经营的“曲珍的小店”,并跟随本地创业青年扎西邓珠深入苹果种植园,详细了解巴塘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短视频助农的创新实践,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中青年群体的担当与活力。

“从初上讲台的忐忑,到被孩子信任的感动;从书本白纸黑字的理论,到实践探索的多样跨越,巴塘让我们迅速成长。”队员任晓鹤表示,巴塘之行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据悉,自2022年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巴塘县的“双向奔赴”已持续四年,合作从科技、文化延伸至教育、产业等领域,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学产融合,持续为巴塘县高质量发展汇聚青春力量。

巴塘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