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8月26日

手足口病健康科普

手足口病简介

•定义: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好发人群:6月龄至5岁儿童,3岁内更常见。

•流行季节:多发于夏秋季。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涕、唾液等,或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等物品。

•呼吸道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

•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

临床表现

•出疹期症状:发病早期有低热、疲倦、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水泡,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或疱疹。

•神经系统受累期症状:少数病例在病程1-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等。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症状: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加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等。

•心肺功能衰竭期症状: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保持环境卫生: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州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