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8月28日

茶马古道写传奇 千年江城书新章

雅江县首部大型山水实景剧《悬崖江城》震撼上演

《悬崖江城》尽显雅江生态之美与民俗活力。

演出引人入胜。

演员们深情演绎。

沉浸式演出。

本土人演本土剧。

实景剧全景。

演出现场。

◎全媒体记者 黄炼 廖洋 文/图

千年江城,悬崖嵌镶。遥望贡嘎巍峨入云,俯视雅砻跃金浮光。扼川藏通达咽喉,茶马道蹄声得得犹在耳;处最美景观大道,古渡口桨影翩翩入梦乡。有人类学家步履覆川西,承红色故事精神得显彰。观岁月悠悠,雅砻听涛垂青史;览巨卷煌煌,续写新词今流芳。

暮色像一块巨大的藏蓝氆氇,缓缓盖在雅砻江畔的山坳里。突然,一束光柱打在陡峭的岩壁上——那里,几十盏马灯沿着茶马古道的轮廓次第亮起,橙黄的光晕里,背夫们佝偻的身影正踩着石阶向上挪动,粗麻绳勒进肩膀的弧度在灯光下格外清晰,沉重的喘息声混着骡马的嘶鸣,从岩壁深处漫出来,仿佛千年前的盐茶香气都跟着飘了过来……只是一段短短的序章就把观看者的神思引回岁月的流光,让人走进历史的深廊。

8月24日晚8时,雅江县首部大型山水实景剧《悬崖江城》在该县八角楼乡松茸村震撼上演。130名本土演员以天地为幕布,以藏寨为舞台,用85分钟的精彩演绎,将雅江的山水灵韵、非遗瑰宝和红色故事徐徐铺展,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A穿越历史 感受岁月的流光

《悬崖江城》以民国时期摄影师江回(原型为著名人类学家庄学本)的西部考察之旅为叙事主线,通过他与康巴汉子更豋、水手张阳以及红军战士的相遇相识,串联起雅江的自然风光、非遗文化和红色历史。全剧分为序幕、雅驿、 足迹 、烽火、家园、 共舞 、尾声等八大篇章,每一篇章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将观众带入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实景剧既有悠远的气息。当实景剧铺开历史长卷,白狼古国的图腾若隐若现,穿兽皮的舞者从中跃出,火把在他们手中画出流动的弧线,与雪山顶的残雪遥相呼应,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远古的梦境。

实景剧也有红色的记忆。在红军宿营的场景时,藏式碉楼的窗口亮起了点点油灯。穿灰布军装的红军战士正和戴毡帽的藏族老乡低声交谈,窗台上摆着几碗冒着热气的酥油茶,蒸汽在灯光下凝成白雾。嘹亮的军号划破夜空,碉楼前的空地上,红军战士与藏族同胞手拉手跳起了锅庄,踢踏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红的、黄的、蓝的光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泛着暖光。

实景剧更有现代的靓影。依山傍水,依崖屹立着鳞次栉比的江边小城,穿境而过的雅砻江回荡着千年的壮阔和现代的辉煌,脉脉茸香氤氲在自然的风光、历史文脉在这里源远流长,千年“悬崖江城”正焕发着时代的光芒。

当《悬崖江城》的大幕在“山水间”拉开,仿佛整个时空都被重新折叠。马帮的铜铃从千年古道深处传来,与悬崖上的碉楼光影交错,那些被风霜刻进石头里的脚印、被马蹄磨亮的石板、被火塘熏黑的陶罐,都在实景中苏醒。

你看那演员衣袂翻飞处,是当年背夫弯腰负重的弧度;你听那山歌回荡时,混着雅砻江的涛声,一如百年前马帮汉子歇脚时的吟唱。山水是天然的舞台,历史是流动的剧本,当现代灯光为古老的悬崖镀上金边,那些沉睡的岁月痕迹突然有了温度——是茶马古道上未曾熄灭的篝火,是江城人血脉里代代相传的坚韧。这一刻,过去与现在不再遥远,我们站在故事发生的地方,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纹路,更是一座城穿越千年依然蓬勃的心跳。

B实景演绎 打造沉浸式体验

当《悬崖江城》实景开演,观众便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脚下是茶马古道的石板路,抬头是悬崖上的碉楼剪影,雅砻江的晚风裹着马帮的铜铃声掠过耳畔,演员们身着粗布麻衣从身边走过,脸上的风霜仿佛还带着当年的尘土。

与传统舞台演出不同,《悬崖江城》打破了舞台的局限,将实景地貌与舞台艺术深度融合,创新采用“行进式观演”模式,没有传统舞台的隔阂,观众不再是坐在台下的旁观者,而是成了“剧中人”,跟随演员的脚步,穿梭在不同的场景中,近距离感受剧情的发展。

山是背景,水是配乐,星空是天然的幕布。当篝火在山坳里亮起,号子与江涛共鸣,你会不自觉地跟着他们的脚步屏住呼吸;当月光洒满碉楼,女子倚门眺望的身影融入夜色,那份等待的怅惘便顺着晚风漫进心底。这不是隔着屏幕的观望,而是伸手就能触碰的真实——马帮行囊的粗糙质感、火塘边青稞酒的醇香、山歌声里藏着的倔强,都在沉浸式的演绎中,让千年江城的故事有了可感的温度与肌理。

演出中,雅砻江、茶马古道、藏寨等地域元素被巧妙地融入舞台设计,配以声光电投影技术,打造出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当白狼舞者在蜿蜒山路、广袤田野、古国砖墙等实景背景中,以雄壮舞姿再现“白狼古国”的神秘历史时,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回了千年之前;在“邂逅”篇章,江回等人偶遇采松茸的木雅姑娘,舞台上展现出的雅江生态之美与民俗活力,让观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悬崖江城》副导演泽仁翁姆介绍:“为还原文化本真,剧组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这部剧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希望通过沉浸式的叙事,让观众真实感受到雅江作为茶马古道重要节点的历史底蕴,以及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

历时一年,多次打磨,让观众“身临其境”。观众仿佛就在行走在历史的“巷道”,成为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让人瞬间感受到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随着剧情的推进,仿佛成了人类学家江回、成了康巴汉子更登、成了雅州水手张阳,他们演绎着流传经年的故事,故事也由此展开。在“足迹”篇章,实景还原了江回一行人偶遇红军长征队伍的场景,展现了雅江群众与红军的深厚情谊,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那段红色岁月的热血与激情;而木雅石砌技艺、木雅锅庄、竹卓玛等非遗文化的“再现”,熟稔而亲切,让人感受到自己就是那卓越手造者。

C全员本土 彰显文化与匠心

在雅江《悬崖江城》的舞台上,130张面孔都带着乡土的温度——他们是雅江定向培养的艺术生、康巴汉子艺术团成员,是雅江本地的牧民、手艺人、寻常百姓,却用最本真的姿态,让家乡的故事在山水间流转。20余项非遗技艺在剧中活了过来:碉楼营造的榫卯结构在布景里藏着古人的智慧,锅庄舞的踏地声与茶马古道的马蹄声共振,藏戏面具的色彩在灯光下诉说着千年的传说,还有那些世代相传的酿酒、织毡技艺,都化作剧情里的细节,被演员们自然地呈现。

他们不是在“表演”文化,而是在重现日常里的传承。当本土演员唱起祖辈传下的歌谣,当非遗技艺在剧情中自然铺展,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实景剧,更是一座城对自身文化的深情回望——那些刻在血脉里的技艺与故事,正通过这些最懂它的人,稳稳地传到更远的地方。

剧中130名演员全部来自雅江本土,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将家乡的文化展现给了更多的人,有着无限的自豪感。饰演康巴汉子的演员罗真托美说:“作为雅江人,能够参与此次演出,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我感到非常开心,这部剧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文化根脉。”饰演木雅姑娘卓玛的演员万晓静也激动地说:“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文化,我感到无比自豪。特别是展现采摘松茸的舞蹈,那是我从小熟悉的劳动场景,特别亲切。”

泽仁翁姆介绍,为了真实呈现背夫运货的场景,剧组特意邀请了熟悉茶马古道历史的老人当顾问,对演员的走路姿态等细节进行专业培训;为了深度挖掘和艺术呈现本土文化,雅江县康巴汉子艺术团花两年深入村寨挖掘非遗根源,走访知晓古渡往事的老人,力求将祖先的文化用最本真的方式展现出来。

本土人演本土剧、本土剧演本土事、本土事说本土情。“本土”让真实性的极致呈现,本土演员自带地域的生活印记,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都是当地文化最自然的流露,远比专业演员的模仿更具感染力;本土场景则是历史与现实的直接载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藏着地域的密码,让观众看到的不是“复刻”,而是“原生”。“本土”让文化传承的深度联结,当本土居民参与到实景剧的创作与演绎中,他们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而是“传承者”。剧中展示的非遗、习俗、故事,本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从生活到舞台”的转化,让文化传承从被动保护变为主动传播,更易在代际间延续。“本土”让地域认同的强化共鸣,对本地人而言,实景剧里的“本土”元素是集体记忆的唤醒,能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对游客而言,“本土”是了解地域特色的最直接窗口,能突破浅层观光,触摸到一个地方最本真的精神内核,实现“入景更入心”。全员本土让文化扎根于生长它的土壤,焕发出最鲜活的生命力。

D好评如潮 开启文旅新篇章

作为中国松茸之乡,雅江的山川之间,不仅菌香四溢,更蕴藏着辉煌灿烂的文明。首部大型山水实景剧《悬崖江城》的震撼上演,全剧采用实景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将雅砻江、茶马古道、藏寨等地域元素融入舞台设计,配以声光电投影技术,打造出一场视听盛宴,将雅江深厚底蕴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130名本土演员,带着对家乡的热忱,用最质朴的演绎,让古老传说、非遗文化、红色记忆鲜活起来,20余项非遗技艺在舞台上绽放华彩。

演出好评如潮,首演当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提前上线的智慧导览系统也成为了观众的“观剧神器”,观众通过扫码收听背景讲解,进一步增强了观演体验。“这场演出太震撼了!通过音频导览,我提前了解了雅江的历史背景,观看演出时更能融入剧情,感受到每个场景背后的文化意义。”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先生说。

《悬崖江城》的首演,填补了雅江文旅演艺市场的空白,完善了雅江旅游产品体系,让雅江的“文旅名片”又多了一张“文化王牌”。雅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云霞表示:“《悬崖江城》实景剧是跟着演绎游雅江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观众反馈的意见,不断优化剧目,逐步将剧目转化为商演。让更多的人通过剧目来了解雅江,认识雅江,走进雅江 。”

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仍驻足在雅砻江畔,回味着剧中的精彩场景。晚风拂过江面,远处传来零星的锅庄歌声,这座“悬崖江城”的故事,正以实景剧为载体,在夜色中继续诉说,也为雅江的文旅融合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