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8月29日

泸定县突出“三维联动”

激活小区治理“神经末梢”

◎泸定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泸定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将精细化治理触角延伸至小区治理最小单元,通过突出“组织聚力、分类发力、协同给力”三维联动,有效激活小区治理“神经末梢”,绘就现代化基层治理新图景。

突出组织聚力

织密治理“一张网”

以精准化治理为基础,构建全域覆盖的组织格局,切实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一是全域摸排建好“活档案”。整合社工、民警、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对全县100余个小区开展“地毯式”摸排,邀请两新组织、物业企业、业委会及群众代表座谈共商,细梳痛点难点问题30个,凝炼治理对策15条,结合人口结构、管理模式、治理意愿、重点需求四类要素,形成党员信息、群众诉求、基本情况三本台账,实现治理单元“一网统揽”、民情要素“一表清仓”。二是四级联手筑牢“强堡垒”。深化“支部建在小区”行动,推行“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管家—业主志愿者”四级治理架构,36个小区党组织应建尽建,580名楼栋管家扎根单元、985名业主志愿者主动加入,259名持证社工随时报到,形成“社区统筹、支部牵头、楼栋响应”治理链条。三是网格精细管住“微单元”。划分33个网格并选派党员骨干任指导员、党员志愿者任信息员和联络员,依托省级“骑手友好型社区”试点,吸纳47名新就业群体担任“流动探头”与“兼职网格员”,明确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六项职责,建立定期巡查分析总结机制,设定县职能部门、联系小区单位党组织、乡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五方联席”议事平台,对跨层级、跨部门的小区重难点问题高位统筹、协同攻坚,赋予优先上报诉求权限,确保问题快速响应、精准派单、高效处置。

突出分类发力

精准服务“零距离”

立足小区禀赋差异,划分三类特征建立基础档案,靶向施策破解治理痛点,有序推进基本物业服务全覆盖。一是基本需求保障型“破散促合”。针对以搬迁户、移民安置户、生活困难群众等为主体的老旧独栋小区,存在无物业、无业委会、缺管理、设施差、环境乱等治理难题,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采取“邻近整合、连片治理”模式,将散落小区归并为3个治理单元,明确隶属社区关系,实施“楼栋长统筹协调,小分队就近响应”管理模式,有效破解治理“碎片化”困局。二是治理服务提升型“内外兼修”。聚焦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服务品质、深化精细治理,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原则,引导支持单位公房改制小区、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或自管会。构建“社工+网格员+社区民辅警+业主代表”四元协同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停车难、管网老化等民生问题。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道路平整、管网疏通、照明完善等改造项目,有力消除居民生活安全隐患。三是创新引领示范型“智慧赋能”。坚持“文化建设、智慧治理、精细服务、新型自治”同步发力,将9个新建小区逐步打造成为“15分钟便捷生活”示范样板。鼓励物业管理深度融入小区治理与城市更新,推进电动代步工具充电设施建设,拓展家政、居家养老、快递代收、骑手进社区等便民服务。同时积极营造社区文化,搭建邻里互动平台,不断提升住户归属感与幸福感。

突出协同给力

共建共治“聚合力”

以机制创新激活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让治理工作从“独角戏”变“大合唱”。一是多方议事“解心结”。搭建“艾·邻议事厅”“榕树议事会”等议事载体,推行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年内前置化解物业纠纷30余起,实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决”民主协商闭环。二是帮助激励“提干劲”。探索“政府托底+社区造血+居民分担”发展路径,指导成立社区合作经济公司,整合基础环卫、物业管理、社区商业等业态,设置困难群体“以工代补”服务岗位20个,推动治理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开展“治理标杆”评选活动,将优秀物业企业纳入“红榜”宣传,不断激发居民参与治理热情。三是党员带头“作示范”。持续深化拓展党员进楼栋、进单元、进家庭,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进三亮”活动,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年均解决各类诉求80余件,引领“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