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9月01日

木雅婚礼登舞台 千年文化绽新颜

2025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浪漫启幕

本报讯 世界的情歌,情歌的世界。8月29日七夕之夜,2025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在情歌广场浪漫启幕。本届音乐节不仅恰逢七夕,更作为献礼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5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雅婚俗”为叙事核心,创新采用“情歌叙事剧”形式,通过五大篇章完整呈现木雅婚礼的深厚文化内涵,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强音,为近万名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融合传统婚俗、民族音乐与国际艺术元素的大型文化盛宴。

活动尚未开始,一场极具视觉与文化冲击力的新人巡游已将全城气氛推向高潮。99对新人身着绚丽木雅传统藏装,沿将军桥至情歌广场缓缓行进。衣袂翩跹、笑语盈盈,巡游队伍在康定城的暮色中划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不少市民和游客早早守候在街道两侧,用手机和欢呼记录下这浪漫时刻。

“新娘的打扮太美了,藏式婚礼特别有仪式感,看的好羡慕。”专程从成都赶到康定来过周末的游客杜女士说,今年七夕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巡游结束后,视频《康定情歌的前世今生》拉开这场浪漫“情歌叙事剧”的序幕。整场演出以“情城序章”“迎妆·吉仪同启”“誓约·天地同证”“欢歌·四海同贺”四个篇章依次推进。舞台上,木雅婚俗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康定“多元共生”历史底蕴的生动载体,最终在“圆满・家国同乐”的诗意场景中圆满落幕。

现场,民族新声代表王睿卓、康定情歌传承人毛云刚、原生态唱将多吉巴姆、青年歌手昂萨等接连登台,来自雪域高原的原生态山歌演唱、蒙古草原的深情吟唱、西北花儿民歌的欢快旋律,与国际歌手带来的法语、西语情歌相互呼应,形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无国界”展演,赢得掌声不断。

“木雅婚俗作为非遗项目,是康定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所娜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情歌音乐节恰逢七夕,我们特别以非遗‘木雅婚俗’为精神内核,首创‘情歌叙事剧’这一演绎形式。不仅着重展现木雅婚俗中对爱情的珍视、对家庭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更凸显其中深植的家国情怀。这份兼顾小爱与大爱的情感共鸣,跨越地域与民族,正是康定成为‘情定之城’的核心底色。”

“这场盛会是康定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让康定不仅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更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桥梁,让《康定情歌》的旋律,成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共同情感的动人乐章,让‘情定康定’的浪漫,升华为人类共筑美好未来的精神共鸣。”所娜希说。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演出最后一幕,《康定情歌》的熟悉旋律再度响起。台上歌手领唱,台下观众自发起身跟唱,歌声从零星汇聚成磅礴合唱,回荡在情歌故里的夜空。漫天玫瑰花瓣从空中飘落,情歌广场沉浸在浪漫与祝福之中。观众们情不自禁地拥抱、合影,脸上写满感动与喜悦。

“每年都期待情歌节,今年把木雅婚礼搬上舞台真是太棒了!用这样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让人自豪又激动。”市民泽仁拉姆感慨地说。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充分表明,以“木雅婚礼”为桥,千年非遗成功走向大众。四海宾朋从银饰闪烁的木雅服饰中,读懂康定“商道通四海”的往昔;从“舅舅唱耶”的古谣中,听见“藏卫通衢”的文化回响;从《康定情歌》的全球传唱中,看见“川藏要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今天。在建州75周年之际,康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情歌的故乡”成为各民族心手相牵、文明互鉴的精神家园,续写新时代文化交融的崭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 罗文婕 余秋林 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