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甘孜县城的不少居民发现身边多了些暖心变化:广场绿植繁茂、鲜花艳丽,商铺人行道焕然一新,城市夜晚灯火璀璨……这些日常生活里的变化,让生活愈发舒心。
近日,笔者走进甘孜县城区双拥路、育才路建设和地下管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施工人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等作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花坛的修葺、人行道的铺设以及老旧街区的提升、改造,这座正在经历“精装修”的城市,不仅有蓝图里的宏伟规划,更有工地上的汗水、群众心中的期盼,处处涌动着奋进新甘孜的蓬勃力量。
县住建局局长龙爱民用一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城市的蜕变:“近年来,我们锚定‘建设州域副中心’目标,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再塑甘孜’工程,实现城市建设质效双升。我们建成全州首座城市立交桥,建设供暖点位69个,总供暖面积达25万平方米;新增周转宿舍300套,保障性住房39套;新(改)建市政道路23.525公里、供水管网41公里、排水管网33.6公里、电缆下地6.85公里,4个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投用,县城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超82%、85%,农村垃圾收转运实现全覆盖。同时,我县成功申报10个国家、省级传统村落,完成根布夏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及10处历史建筑认定公布,守护城市文脉。”
从藏式民居到平整街道,从明亮路灯到智慧服务,甘孜县城的每一处变化,都在诉说着这座高原小城的温情与生机,居民感叹着生活的翻天覆地,街区保留了老建筑的样子,又加装了新的消防设施,真正实现了‘老味道’里藏着‘新生活’。
“甘孜县城变化很大,现在街道不仅干净整洁,还种了很多花,路也修平整了。现在的甘孜县整洁而美丽,笑迎四方游人。”家住甘孜镇的居民更呷翁须,站在自家门前望着不远处正在改造的老街区,语气里满是欢喜。
据悉,目前甘孜县已储备81个城市更新项目,除了双拥路、育才路的火热施工,红军路、和谐路等老旧街区也同步进行着“微改造”——施工队在街角修建“口袋公园”。
“我们坚持‘体检’先行,哪里需要补短板,就往哪里发力。”龙爱民指着项目规划图说,未来还将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要义,立足生态与文化优势,持续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州域副中心城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一项民生工程的推进,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管网改造,看似埋于地下的“里子工程”,实则是筑牢城市韧性的根基。当积水点变成休憩角,当泥泞路换作整洁道,当供暖点变成加热站,这座城市的每一处细微变迁,都在悄然转化为群众手中沉甸甸的获得感、心中暖洋洋的幸福感,以及日子里稳稳当当的安全感。75载风雨兼程,这座城市在奋进中蜕变,让看得见的进步串联成民生福祉的生动图景,让发展的红利真正浸润万家灯火。
赖红 昂翁龙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