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玉县召开全域无垃圾治本攻坚行动8月工作例会,系统总结阶段性成果并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通报8月“红黑榜”排名,明确四大攻坚方向:推行“垃圾动态清零”三级网格管理,城镇聚焦背街小巷、乡村紧盯河道岸边等易堆垃圾地段,组织“红袖套”志愿者等每日巡查劝阻乱堆行为,建立卫生死角台账限期整改;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逐户落实责任,对违规商户采取“教育—整改—处罚”梯度管理;完善农村垃圾收转运体系,优化“户集、乡运、县处理”流程,推进农村垃圾收转运设备采购项目,常态化开展“星期五环境整洁日”行动;强化督查问责,落实“五个一”督查机制,每月通报“红黑榜”。
连日来,全县各部门乡镇积极响应会议精神,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治理格局。县公安局与麻邛乡开展“警地联动”专项督查,深入主干道、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现场交办零星垃圾、垃圾桶不足等问题并实行“销号管理”;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动员民警参与清洁志愿服务,形成“公安+乡村+群众”共治合力。此外,麻邛乡还组织百余人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划定主次干道清扫、房前屋后整理、河道垃圾清理三大任务,清扫道路5公里、清理杂物堆放点10余处、打捞河道垃圾0.5吨、清运废弃物4车。纳塔乡创新“干部带头+群众自治”模式,组织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及公益岗位开展星期五环境清扫,同步整治办公区域与乡村环境,对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除,凝聚“环境整治人人有责”共识。安孜乡针对主次干道、河道沟渠等区域开展集中清理,清理垃圾1.2吨、整治卫生死角5处;通过乡村大喇叭播放宣传音频,在微信群推送宣传信息15条,发放宣传手册320份,覆盖群众超150人,推动环保理念入脑入心,实现乡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自行动开展以来,白玉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形成了“网格巡查+商户共治+设施升级+督查问责”的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白玉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