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炉霍县青稞产业传来“捷报”——当地与四川农业大学携手开展的青稞育种攻关项目成效显著,成功培育出“贡嘎1号”“翔云大地黑青稞”两个高产优质抗倒新品种。其中“贡嘎1号”亩产达408.04公斤,“翔云大地黑青稞”亩产达314.36公斤,创下四川青稞单产纪录,不仅为高原粮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更通过技术推广带动农牧民种植热情,培育出十余名“土专家”。
为推进高原粮仓建设、打造青稞良种繁育高地、促进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炉霍县人民政府正式引进以冯宗云教授为首席的四川农业大学青稞研究团队,围绕青稞生产关键问题开展攻关,以校地合作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项目开展以来,研究团队对3000余份来自国内外的大麦(青稞)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筛选出兼具高秆、抗倒、高蛋白、高富硒能力等优异特性的资源共451份,建立核心种质资源库,为青稞育种筑牢种质基础。
通过杂交(复合杂交)、回交等育种技术,团队进一步建立125个组合后代的选种圃,创建特异材料75份,筛选出47份高代稳定优异品系。经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最终确定“贡嘎1号”和“翔云大地黑青稞”两个优良品种(系),其中“翔云大地黑青稞”亩产达314.36公斤,实现产量、品质与抗性的同步提升。
针对这两个新品种,团队还开展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制定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实现良种与良法的有机结合。
冯宗云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向“亩产千斤”目标攻关,助力炉霍县建成集青稞种植、研发、良种繁育于一体的产业高地,以持续的科技支撑,推动高原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杜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