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09月24日

“石榴籽家园”品牌强势发力

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新乐章

德格县法院益西登真“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讲。

◎全媒体记者 张涛 李梦玉 文/图

金秋时节,走进乡城县然乌乡纳木村的集体养殖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杂交小黄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回忆起养殖项目的起源,村党支部书记益西感慨万千。“以前,我们村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大家各自喂点牲畜、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益西说,“后来穿着‘红马甲’的干部来到村里,带来了养殖西门塔尔杂交小黄牛的想法,我们都觉得这是个改变生活的好机会。”

2022年,我州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家庭进寺庙”实践行动,然乌乡积极行动,组建1个石榴籽工作中心、4个石榴籽工作室、4支石榴籽工作队,联合9个联系点单位的111名干部与323户农户开展全覆盖联谊结对,并广泛收集民意。纳木村72.3%村民倾向发展畜牧养殖,其中58.6%支持养牛项目。经研判,乡里确定西门塔尔杂交小黄牛养殖项目,争取到43.2万元资金采购小牛,并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今,小牛茁壮成长,参与项目的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项目满意率达100%,还带动周边村庄的牲畜良种迭代更新。这个由“石榴籽家园”孵化的养殖项目,不仅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片高原沃土上生根发芽。

品牌落地:

构建全方位服务网络

近年来,我州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社会建设品牌。其中,“民族团结石榴籽家园”品牌脱颖而出,不仅荣获州级优秀品牌称号,其成功经验更被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简报》推广,成为全国民族团结工作的典范。

如今,走进我州各县(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牧区,“石榴籽工作中心”“石榴籽工作室”“石榴籽工作队”的标识格外醒目,“石榴籽家园”品牌的影响力随处可见。这一个个组织、一位位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犹如一颗颗坚实的“石榴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张覆盖全州的民族团结服务网络:323个乡(镇)、寺管会(局、所)“石榴籽工作中心”如同坚固的堡垒,扎根基层,成为民族团结工作的前沿阵地;2288个村(社区)“石榴籽工作室”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2884支村(社区)两委班子+村民代表的“石榴籽工作队”活跃在基层的各个角落,是民族团结工作的先锋队;7730名“育籽员”更是“石榴籽家园”品牌的核心力量,如同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民族团结的种子。

在康定市光明社区,居民李大爷对“石榴籽工作队”赞不绝口:“去年,我家孙子考上大学,社区考虑到我家经济困难,工作队主动上门讲解助学政策,不仅帮忙申请了助学金,还联系了结对帮扶单位。”现在,李大爷的孙子已经在读大二了,每个月都会给家里汇报学习情况。

康定市光明社区是多民族聚居区,自2022年6月成立“石榴籽工作室”以来,以便民服务为定位,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健全“一窗式受理、全科式服务”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并设立双语服务岗,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服务群众没有终点,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真心、用真情为辖区群众服务。”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晓霞表示,下一步,光明社区将继续坚持民族工作与市域治理工作有效融合,守正创新、细化工作职责,继续落实“一联谊三落地”工作法,引导社区各族群众系好民族同心结、唱好民族团结歌、走好民族和谐路。

品牌成效:

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石榴籽家园”为民族团结汇聚强大合力,为干群“互通平台”搭建起心与心的桥梁,并在思想引领上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政策宣传、文化活动、故事创编,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各族群众的心田,画出最美同心圆;在发展赋能上为各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技能培训、产业帮扶,拓宽了致富路,提升了获得感;在融合互嵌上更是搭建起大平台,“三项计划”有序推进,多层面交流频繁,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亲如一家。

在德格县,德格法院益西登真“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的“巡回”法治宣讲更有烟火味。夏季多以坝坝会、帐篷宣讲为主,主讲人是对23个乡镇情况“了如指掌”的老益法官,很多牧民群众在老益的讲堂上喜欢倾听,更喜欢倾诉。工作室重点从常见的婚姻纠纷、草场边界纠纷等典型案例入手,讲明矛盾纠纷正确处理方式,厚植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治意识。“在‘耍坝子’的氛围里学习法治知识,太好了。宣传手册有德格特色,我们农牧民都很喜欢,更容易接受。”麦宿镇村民卓玛拉姆说。

“民族团结石榴籽家园”的成功实践,只是我州以服务和治理为核心的社会建设类品牌矩阵不断扩大的一个剪影。“有事找党员”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服务群众、树立形象、推动发展的“练兵场”;“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把法治服务送到牧区最深处;“雅逊公益”把社会的关心关爱传递到每一个弱势群体;“咔哒时间”理论宣讲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甘孜绿芽”未检团队努力守护未成年人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这些品牌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甘孜模式”。州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吴康军表示:“品牌化发展,让各项民生工作更有辨识度,更易被群众接受和认可,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增进共识。”

在广袤的甘孜大地上,“石榴籽家园”的故事还在继续。“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不仅是一句生动的比喻,更是我州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真实写照。在“民族团结石榴籽家园”品牌的引领下,我州各族群众正携手并肩,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民族团结之花必将在这片土地上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