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离我的居住地不到500米,有一片不算大的杨树林,我经常踱到那里散步。一年365天,我至少有300天会到那里走一走。杨树林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俗世喧嚣,人间扰攘,一些无处安放的思绪,都可以寄放在那里。
杨树林里的每一棵树,甚至每一棵草,我都已经很熟悉,就像熟悉身边某人的性格和习惯一样。春夏秋冬,杨树林“四时之景不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气质风貌,树木最能展现四季的特征。除了四季风景有别,杨树林的晨昏景色也不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林间的朝暮,当然也有明暗变化。这片杨树林,四季与晨昏的景色变化万千。我觉得最有特色的是秋天的黄昏,夕阳西下,暮色渐浓,杨树林呈现出不同寻常的风采。
秋天,树林,夕阳,这样的组合会让你想到什么?很多人可能想到了马致远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过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感受,首先这个时节还未到萧瑟晚秋,再者林子里的杨树并非老树,而且林子毗邻现代化的小城,没有古道西风瘦马的荒寒,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令人“断肠”的心绪。
此时秋天渐深,但树上的叶子依旧繁茂。橘红色的夕阳远在天边,像一枚圆圆的红橘子。林子里的光线还足够,并不显得昏暗。林中的杨树并非白杨树,只是很普通的杨树。它们没有“树中伟丈夫”的气概,虽然它们也有挺拔的身姿,却好像缺乏那种拼力向上的精神。它们不刻意,不硬拼,有种随遇而安的自在,这也是我喜欢来这里的原因。这里的氛围,让人感觉舒展和放松。这里的树大概有七八十棵吧,要数的话一定可以数清。不过我来了这么多次,从来没数过。数树有多少棵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就像古代皇宫里白头宫女数地砖一样。我在杨树林里从未感到过无聊,即使每天来几次,都觉得意趣无穷。如今的秋林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林子里色彩斑斓。树上有很多绿叶,其间夹杂着一些黄叶,一棵树看上去色彩丰富。地上铺了浅浅一层树叶,黄叶居多,也有一些绿叶。那些还绿着就落下来的叶子,一定是有敏感神经和诗人气质,它们早早就捕捉到飘零的气息,于是决然离枝,毫不纠缠。有时我会捡起一片落叶,观察它的脉络,想从中读出季节更替的信息。微凉的落叶,潮润润的,水分还很充足。我觉得秋天不是生命枯萎的阶段,而是生命调整状态的阶段。任何生命都要顺应天时,到了某个阶段应该做出反应。
太阳渐渐西沉,杨树林里的显出几分朦胧。夕阳的光线,穿过枝枝叶叶,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光影。林子里的树木,沉浸在温柔之光中,显得色彩更加鲜明。夕阳逐渐沉落,光线变得暗淡,林子笼罩了一层酡红色。整片杨树林,如同喝醉了酒似的。不过这种醉,不是酩酊大醉,只是有微微的醉意,就是那种恰到好处的醉。夕阳好像就是要把这片树林染醉,让林子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我陶醉在美好的风景中,心胸开阔,心境怡然,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棵秋天的树。春夏秋冬,朝暮变化,树林有不同的风貌。人生四季,时光冷暖,我亦如这秋林一般。翻越了生命的秋季,我已有微微的醉意,半醒半醉半浮生,一半清醒心中留,一半醉意也难得。
夕阳欲染秋林醉,暮色轻笼小径幽。暮色不是白天的离开,而是世界的安宁沉淀时刻;秋天不是凋零也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