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0月13日

秋日拾光

◎曹建龙

一阵凉风掠过,裹着田埂边稻穗的淡香,秋天就来了。这个季节,有人走街串巷收新豆,有人在老树下摇扇晒太阳,有人在田里割稻子、码稻秆。不管哪种样子,心里都揣着对日子的盘算,也带着成长的见识。

秋从不是喧哗的性子,像位沉默的智者,静静守着万物。天刚亮时,晨露挂在稻穗尖;太阳升高,露水滴进土里,滋润着刚收完庄稼的地;傍晚时,夕阳西下,晚霞染红半边天,给麦垛镀上层暖黄。

日子易逝,生命既要热烈怒放,也得懂得珍惜。杨树叶黄得一捏就碎,银杏叶黄得能照见人影,连田埂边的狗尾草,穗子也黄得惹眼。凉丝丝的风拂过衣襟,卷走夏末的燥气,让人喘气都敞亮。

秋历经风雨,变得格外厚实,藏着岁月攒下的景致。钻进山里,坡上的草一半黄一半绿,柳树叶落了半数,剩下的挂在枝上晃。石头缝里的野菊绽放黄瓣,像谁用霜调了颜料、拿画笔描绘的画,每笔都带着太阳的暖,过目不忘。

落叶最懂秋意。在山里看见落叶,金黄的叶子在风中打着旋儿飘下来,没一会儿就铺满小路。踩上去软乎乎的,“沙沙”作响,像去年夏天的蝉鸣又轻轻回来。找块石头坐下,抬头看天,天蓝得透亮,白云飘得慢,那是大自然最松快的样子。

到了田野,更见热闹。先听见清脆的鸟叫,躲在树杈间叫一声停一下;驻足远看,成片的金黄一层叠一层,像刚晒好的新棉毯铺到天边。稻穗沉得垂着头,穗尖快挨着土。古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粒谷子都记着春耕的犁痕、夏耘的汗珠。

走进果园,果香扑鼻而来。苹果红透了,用袖子擦一下能映出人影;柿子黄得发亮,挂在枝上像小灯笼;香蕉熟得软乎乎的,弯着温顺的弧度;龙眼鼓着饱满的肉,紫褐色的皮透着亮;葡萄串沾着露水,晶莹剔透。

离开果园,顺路往前走,风带凉意拂过衣襟,浑身都舒服。老农趁风凉,忙着把收成往家搬:稻谷在打谷机里“嗡嗡”响,谷粒掉进麻袋“哗啦啦”的;果子分装进竹篮,苹果和梨分开摆,怕蹭掉皮;刚拔的萝卜还沾着泥,搁在院角晾着,泥块晒干了一敲就掉。

待夕阳西下,劳作的人也往家赶。挑担子的农人走得稳,竹筐里的果子碰着果子,发出“咚咚”的轻响;路上遇见老伙计,远远打一声招呼;背锄头的碰上儿时伙伴,就蹲在路边老槐树下歇脚,递根烟、唠几句家常。这样的光景,连风里都带着烟火气的暖。

回村的农人眉眼带笑,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扁担,却压不弯脸上的甜,这是对一年辛苦最好的回答。落叶埋进土里不是烂了,是给地攒着明年的养料;果子摘下来不是结束,是给种子找新地方扎根。享着这份踏实,得揣着谦虚和念想,谢大地的馈赠,谢没偷懒的自己,再为明年播新的盼头。

浅秋的夜里,白天的热闹渐渐淡去。月光像从井里捞出来的,凉丝丝漫过屋檐,给丰收的日子平添了诗意。这时坐在院里,只想跟自己说说话:没做完的事,还敢接着干吗?走过的弯路,到底教会了什么?原来人生就像秋天,既要懂弯腰干活的实在,也得懂停下琢磨的从容。

说到底,秋天藏着甜。甜在手里的果子,甜在心里的记挂。忙完活,捧着苹果坐在院里吹风,会想起大自然从没亏过干活的人,会记起家人的惦记、朋友的帮衬都是日子里的糖——这份甜,是秋给岁月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