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0月15日

聚焦得荣树椒

我省建首个树椒种质资源圃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10月11日至12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会同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对得荣树椒种质资源开展保护性收集,从而推动首个得荣树椒种质资源圃的建立,确保得荣树椒恢复树势并进行提纯复壮、品种结构优化,助推产业发展。

得荣树椒是甘孜州得荣县久负盛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株形似树以及皮薄、香味浓郁、“辣口不辣心”等特点,历来是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产业。

10月11日下午,正在地里采收得荣树椒的得荣县古学乡毛屋村农户扎西拉姆说:“我家种了0.7~0.8亩得荣树椒,每年总共可收七八百斤鲜椒,1斤可卖5至45元不等,平均8元左右。”

“全县总共10个乡镇,就有8个种植树椒,多是农户房前屋后种植,面积达1200亩。得荣树椒平均亩产值达4000~5000元,而每亩投入仅400元左右,是我县农户增收的好产业。”得荣县农业技术推广和土壤肥料站站长降巴土登说,“在我印象中,得荣树椒可长到两三米高,人都可以攀爬。但是,现在的树椒是椒不是树,已很难找到原来的样子,品种也有点杂。种植4—5年以上的树椒,果实会变小,产量远不如一两年生的树椒高,许多农户都把长得像树子一样的树椒砍掉了。”

得荣树椒是得荣县农产品金字招牌,其株形似树,是区别于其他辣椒的显著特征,如果任其仅采取1-2年生种植,不但看不到树,品质也会下降,当然不行。

得荣县迫切希望收集当前最接近以前老品种的单株,繁育种子并进行提纯复壮,重树得荣树椒的“树”势。于是,得荣县于今年9月提出得荣树椒的3年复壮提升规划,拟以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为主,同步争取省、州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在明年建立首个得荣树椒种质资源圃,重点对现存5年以上老龄树椒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一树一档”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典型老树(50株)实施挂牌保护,划定保护区,完成核心种质的鉴定与提纯复壮,保护其遗传多样性。与此同时,筛选出优良单株3-5个,繁育优质种苗5万株。

在10月11日至12日,专家队伍前往得荣县古学乡、奔都乡、贡波乡开展得荣树椒种质资源的保护性收集,专门瞄准3年生以上老树椒,开展编号、登记、挂牌和采样,并按照分布、树龄、果色、朝向等信息一一登记,共收集了33份3年以上树椒的果实、叶片,其中树龄最高的为8年生树椒。

“我们将对得荣树椒进行纯度鉴定,还要对果实形状、颜色、朝向等性状进行鉴定,同时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挖掘优良基因,助力得荣树椒品种高效开发。”(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