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
在众多描写饮食的书籍里,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可谓与众不同。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更透过美食折射出丰富的人生百态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梁实秋,这位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一生笔耕不辍,留下诸多佳作。他学贯中西,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而《雅舍谈吃》便是他将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巧妙融合的结晶。
翻开《雅舍谈吃》,仿佛踏入了一座琳琅满目的美食大观园。书中所谈及的美食,既有北京烤鸭、涮羊肉这样声名远扬的佳肴,也有豆汁儿、卤煮等充满市井气息的特色小吃。每一道美食,在梁实秋先生的笔下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他对北京烤鸭的描写堪称一绝,“填鸭经过训练,胸腿肌肉丰满,制成烤鸭外皮酥脆,肉质鲜嫩,片成薄片,以薄饼、葱丝、甜面酱卷而食之,腴美醇厚,无与伦比。”寥寥数语,将烤鸭的制作工艺、口感滋味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在写豆汁儿时,先生并没有因其味道独特、非一般人所能接受而避而不谈,相反,他详细描述了豆汁儿的制作过程以及自己对豆汁儿的特殊情感。他说:“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从这细腻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先生对家乡风味的深深眷恋,即便豆汁儿的味道并非人人喜爱,但它承载着先生的记忆与情感,成为了他心中独特的美食符号。
书中不仅有对美食本身的精彩描绘,还穿插了许多与美食相关的趣闻轶事。比如在讲述“狮子头”时,先生提到了其名称的由来,以及不同地区制作狮子头的差异。他还回忆起与朋友相聚品尝狮子头的场景,那种温馨的氛围和对美食的共同热爱跃然纸上。这些故事为美食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让读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与生活的乐趣。
透过《雅舍谈吃》,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梁实秋先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他在动荡的岁月中,依然能从平凡的食物中发现美好,用文字将这份美好传递给读者。他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之中,一粥一饭,皆可成为心灵的慰藉。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忙于奔波,忽略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这本书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美食,以及美食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情感。
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每一道美食,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走进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