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0月22日

我州以基卡依村为样本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本报讯 10月20日,州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丹巴县基卡依村海子坪举办新闻发布会并举行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揭牌仪式。州、县领导,权威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镇、村的一线代表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围绕基卡依村的文旅融合经验与未来规划回答记者提问。

基卡依村的“出圈”,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该村地处藏羌彝走廊核心区,既是嘉绒藏族文化核心区,也是东女文化遗存地。这里不仅完整保留“女子成人礼”等古老传统,还坐拥“丹巴古碉群”“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藏族碉楼营造技艺、顶毪衫歌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此活态传承。此前,该村已先后斩获“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为此次入选奠定坚实基础。

这份亮眼成绩,离不开丹巴县的系统谋划。丹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樱介绍,近年来,当地以“政策+项目+创新”三轮驱动,搭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框架:出台“1+N”产业激励政策,“十四五”期间投入6.7亿元实施近300个重点项目,还创新“政府+ 金融+企业+集体”多元合作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在此基础上,丹巴县进一步推进三大工程——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既保护修缮文物,又开发非遗文创;农旅融合提质中,推动“田园变课堂、农房变民宿”;全域全季营销中,塑造“地球之花・美人丹巴”核心IP,构建“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的全季经济体系,让地域文化走向国际。

对于基卡依村入选的关键因素,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周权表示,该村成功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文化与旅游共融、成果与全民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丹巴县依托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与活态嘉绒文化,坚持“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理念,让千年古碉与非遗项目转化为旅游体验,同时构建富民共享产业生态,超90%的村民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石硕在回应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问题时指出,基卡依村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活态传承”。该村通过系统规划,将刚性保护与活态传承有机结合,构建了“乡村主导、多方协同”的治理机制,使锅庄舞、女子成人礼等非遗项目深度融入乡村生活。

“95后”村民德吉初历时七年打造藏式民宿“德吉康瓦”,不仅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今年10至11月订单量更突破300间。“旅游不仅提高了收入,更让我们重拾文化自信。” 她的分享,印证了村子“成果与全民共享”的发展理念—— 目前超90%村民已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墨尔多山镇党委书记王远刚则对未来发展进行了谋划。他表示,将以聚焦“保护传承”“待客如亲”“沉浸体验”“人间烟火”“共建共享”这五个方面为抓手,全力擦亮“最佳旅游乡村”这块“金字招牌”,努力将基卡依村建设成为世界级乡村典范。

“基卡依村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是川西高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示范,也是我州全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有机结合的样板。”州政府副州长金天强表示,甘孜州将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文化思想,继续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省委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部署要求,以基卡依村为样板,持续守护好生态与文化的根基,继续走好生态优美、文化赋能、社区共享的旅游高质量发展特色路子,持续打造高品质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让“圣洁甘孜”的魅力传遍世界。

全媒体记者 黄炼 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