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0月28日

淬炼金山卫士 守护圣洁甘孜

“金山卫士·2025”甘孜州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比武演练侧记

无人机比赛现场。

操控手全神贯注计算投放时机和角度。

无人机起飞对目标进行拍摄取证。

◎全媒体记者 张涛 文/图

10月22日至23日,我州在雅江县举行“金山卫士·2025”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比武演练,来自全州18个县(市)的综合应急救援大队200余名参赛队员紧扣“野外驻训保障、作战给养保障、无人机灭火运用”三大核心,最大限度模拟真实火场复杂环境,对标实战要求,在复杂环境中比技能、在真实场景中提本领,用过硬素质诠释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担当和“金山卫士”的铁军本色。演练科目中,“无人机灭火运用”尤其竞争激烈。作为森林消防救援的“空中眼睛”和“投送尖兵”,无人机的运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实战中火情侦察的效率、物资投送的精度,更关联着一线作战队员的生命安全。

“3、2、1,开始!”裁判员一声令下,3名比武队员同时拍下计时器,三处模拟火场的烟点瞬间腾起白色烟雾,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技灭火比武拉开序幕。18支地方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利用各自携带的无人机完成“烟点定位、二维码拍摄、管带投送、物资回收”四大核心任务,用时最短者为此科目的第一名。每一秒的比拼,都将是对“科技赋能防灭火”能力的实战检验。

无人机火场侦察:五分钟定胜负

“发现1号烟点,东南方向,坡度70~80!”雅江县综合应急救援队的“90后”飞手洛绒泽仁在无人机起飞后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首个目标定位。他一边紧盯屏幕上的热成像画面,一边通过对讲机向地面搜救队员传递信息。根据比赛规则,无人机飞手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对3处烟点的精确定位。若超时未完成,地面找点人员必须立即出发,这无疑将大大影响比赛成绩。

“这不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精准度的较量。”担任总裁判的州森防指专职副指挥长李铁解释道,“在实际火场中,早一秒确定火源位置,就能为灭火争取宝贵时间。”

因火源确定及时、队员配合完美,雅江县代表队以20分41秒90的好成绩夺得该科目比赛的第一名,并最终荣获此次实战比武演练一等奖。“今天比武顺利结束且全程零失误,这是对大队近一个月备战的最好回报。这段时间,队员们从早到晚全力训练,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与协作环节,只为以赛练能,守护安全。这份成绩属于全体战友,是大家的默契与韧劲换来的。”雅江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副大队长弟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接下来大队会总结经验,把赛场作风带回日常,继续锤炼本领,不负使命与职责。新一轮防火期将至,全体队员将牢记使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屏障,守护人民群众安全与生态安全。

科技赋能:从二维码识别到精准空投

在完成烟点定位后,无人机还要对设置在模拟火场的两处二维码目标进行拍摄取证。这项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考验着无人机在烟雾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图像采集能力。

“稳住,再往左偏一点!”来自康定市代表队的飞手吉呷紧握遥控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浓烟如同厚重的帷幕,不断干扰着无人机的视线。吉呷必须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让无人机保持稳定,随着快门的“咔嚓”声,清晰的图像被成功采集。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不禁松了一口气,但大家都知道,还有一处二维码目标等待着无人机去攻克。吉呷没有丝毫懈怠,迅速调整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

“此次实战演练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手段在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效率和精准度方面的作用。这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才能更好地应对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挑战。”康定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中队长降初泽仁表示,作为一名应急救援队员,深感责任重大。大家将以此次实战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增强防火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这场演练的重头戏还在后面——载重无人机管带投送。这是整个演练中最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环节,也是检验无人机在灭火实战中能否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一环。新龙县代表队的一架六旋翼无人机缓缓升空,当无人机抵达投送圈上空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聚焦在这架无人机上,心跳仿佛也随着无人机的动作而加速。操控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精确计算着投放的时机和角度。

“投送!”随着一声令下,无人机下方的投放装置迅速启动,三根管带如离弦之箭般向下坠落。现场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管带的落点。只见三根管带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地落在了直径2米的投送圈内,没有任何部分超出界限。“成功了!”现场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一刻,所有的紧张和压力都化作了喜悦和自豪。按照规则,每支队伍有两次投送机会,而新龙县代表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精准的操作,一次性就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叹。

实战演练:空地协同的极致考验

在地面,找点队员的表现同样关键。他们不仅要根据无人机提供的坐标快速找到三处目标点,取回标识卡片,还要将投送的管带和12个发烟罐全部带回终点。

得荣县代表队的找点队员格绒邓珠,无疑是这场地面行动中的焦点之一。他身材矫健,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当无人机传来目标坐标后,邓珠如同听到冲锋号的战士,立刻飞奔而出。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快速穿梭在复杂的地形中。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影响他的速度,反而让他更加专注。凭借着出色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终于,邓珠率先找到了第一个目标点,迅速取回标识卡片。

与此同时,他的队友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有的在密切关注无人机的飞行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有的则在后方随时准备提供支援,确保整个行动的连贯性。大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展现出了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

赛前预测极有可能夺冠的九龙县代表队却在空地协同上摔了跟斗,以用时30分57秒54的成绩名列第5,为整个实战演练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性。“通过此次实战比武让我们看清了三点不足:一是复杂地形协同中,信息传递慢、配合有断层;二是极端环境下,部分队员缺乏主见、决策犹豫;三是器材操作有疏漏,新老队员技能传承不扎实。针对问题,我们已制定整改方案:强化复杂地形联合作战训练,增设高压情景模拟练心态,以‘老带新’补技能短板。”九龙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苏勰翀表示,面对新一轮防火期,大队有十足信心。大家会把比武暴露的问题,变成守护甘孜州森林草原的底气,坚决筑牢防火防线。

“此次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比武演练立足我州山高林密、坡陡崖悬的地形特点,以实兵、实景、实装备的方式展开激烈角逐,通过实战化练兵,全面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州森防指专职副指挥长李铁介绍道,演练突出四大亮点:一是贴近实战,选择复杂地形锤炼队伍;二是抓住关键,由各县(市)骨干队员带队比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科技赋能,重点演练无人机查找烟点、引导扑救等新技术应用;四是全要素覆盖,从帐篷搭建、后勤保障到灭火技术运用,全方位检验队伍综合能力。

夜幕降临,赛场重归宁静,但应急救援队员们追求技术创新、提升实战能力的脚步从未停歇。在这场速度与精准的较量背后,是甘孜州守护绿水青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