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熊茂伶 谢锷 胡友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斯里尼瓦桑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区域一体化有助于巩固亚洲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在贸易紧张局势下,亚洲经济体应该加强区域一体化,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平台有助于推动这一进程。
IMF日前发布的预测显示,2025年亚洲预计增长4.5%,2026年将增长4.1%。斯里尼瓦桑表示,亚洲经济增速预期较4月份上调,背后有一些强劲的“顺风因素”:一是整体关税水平低于4月份的预测,出口表现非常强劲;二是整个地区各经济体都实施了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三是金融环境也非常有利。
斯里尼瓦桑指出,尽管亚洲经济表现出强劲韧性,下行风险仍不容忽视。一方面,亚洲与全球供应链高度一体化,在贸易紧张局势背景下尤为脆弱,未来贸易紧张局势如果加剧,可能损害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前景。另一方面,金融环境可能趋紧,如果利率开始上升,推高本地区债务水平,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与债务相关的脆弱性等影响。
IMF认为,亚洲各经济体应向受冲击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并在通胀低于目标的情况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振经济。
IMF在日前发布的《亚太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亚洲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明两年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预计约为60%。IMF表示,要保持强劲而持久的增长,亚洲应当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深化区域一体化。
斯里尼瓦桑告诉记者,在来自欧美等地区的外部需求可能减少的背景下,亚洲经济体需要更加依靠自身需求,因为该地区的市场规模相当庞大。他指出,中国、印尼和印度等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可观的发展潜力。
斯里尼瓦桑说,亚洲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中,仅约三成来自区域内部,其余主要依赖欧盟和美国市场。如果能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一体化,亚洲将在中间产品和终端需求方面形成更大的市场,有助于巩固亚洲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平台可以促进亚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更深层次的经济融合。
谈及在APEC框架下中美合作时,斯里尼瓦桑指出,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对包括中间产品在内的商品需求最高的国家。“当两大经济体加强合作时,全球都会从中受益,”斯里尼瓦桑说。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