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0月31日

夕阳中的怀恋与凝望

◎高亚平

宝鸡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地方,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有许多诗人在此留下足迹,如苏轼、张舜民、晁补之等,并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至于当代,更是诗人众多,而诗人成文贤就是其中的一个,其近几年所创作的诗歌,屡屡见诸报刊,并有多部诗集行世。最近,他的又一部诗集《夕阳的金杯》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给宝鸡诗林再添新叶。

作家对乡土的认识,对农民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认识。《夕阳的金杯》就是这样一部关注土地、关注农民命运的书,它是一位离开家乡、寄居城市的游子对故乡的怀恋和致敬之作,既有对乡情乡思乡愁的叙写,又有对童年、对故土风物人物的追忆,其中不乏幸福和喜悦、彷徨与苦痛,往昔与当下交织,梦境与现实交融,是一部厚重而深刻的诗集。

题材广泛,视野开阔,主题鲜明是这部诗集的一个显著特点。整部诗集里,有对四季的歌咏,有对家乡山川河流、土地庄稼、动物植物,以及风土人情的描述,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书写,有对城市现实生活,诸如环卫工、农民工的观照,还有对人生、生活的思考,可以说题材上是包罗万象,但其最终的主题指向却很明确,就是通过写自己出生、生活过的村庄,写渐次凋敝的回不去的故乡,来表达诗人无休无止的乡愁和思念,表达对故园浓浓的情愫和热爱。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有时甚至是忧伤的、哀痛的。如《麻雀》一诗,“村庄里的人越来越少/麻雀却越来越多/它们成群的起落/一次次把村庄填满,又一次次掏空”。诗虽短,却反映出诗人对村庄逐渐衰败、逐渐空心化的忧虑。再如《我的村庄》一诗,通过村庄在过红白喜事时,总管大哥的感叹,“二百人的小村庄/竟然有二十多个后人三十多岁了,娶不上婆娘/他说去世的老人时没有悲伤/此时,他却两眼泪汪汪/土地还是那方土地/埋葬着我们的父母亲/可她,可我亲爱的故乡啊/却无法阻止她的子孙去流浪”。还有“唢呐响起,村庄就会塌陷”。读这样的诗句,让人鼻酸,让人心痛。诗人对当下中国农村的走向,对自己家乡的未来,是深深担忧的。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如《诗经》《楚辞》、杜甫诗歌中关照现实生活,关照民生的继承和绍续。

《夕阳的金杯》中有一种大爱,有一种悲悯情怀。诗集里有很多写爱的诗篇,有对父母亲人的爱,有对村人朋友的爱,有对草木鸟兽的爱,有对底层小人物的爱,这反映出诗人有一颗善良的宽博的心,有一种人文关怀。诗人不光是关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内心,也关注他人的生活,关注世间一切生灵,悲天悯人,让人感动。如《纸尿裤》一诗,诗人写到,无论老人和孩子穿纸尿裤的人,都是被迫的,小孩穿是幸福的,老人穿是痛苦的,“穿纸尿裤的人/都身不由己/都需要呵护。”还有对农民工不用勤劳的双手致富,而是幻想靠赌博致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看似批判,其实也有一种关爱在里面。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冷漠的人,没有爱心的人,谁会有闲心关注这些呢?

诗歌意象新奇,语言生动,有一种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本诗集中,许多意象在不同的诗歌里反复出现,如土地、麦田、麻雀、喜鹊、坟头、唢呐、山河、树木等,尤其是坟头这一意象,在诗集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有雪地里的,有麦田里的,有山河里的,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视角冲击力。如在《无题》一诗中,诗人这样写,“站在田野里/一边是空旷的村庄/一边是隆起的坟茔”。还有《一位老者走了》一诗中,诗人如此写,“只有在乡下/村庄和墓地都是家园/都有亲人陪伴。”再比如《每一滴雨都带着泪光》一诗中,诗人这样写“坟头冒出的花儿是亲人的头发”。这些意象、这些诗句都很尖新,这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增强对乡土关注、对乡愁叙写这一主题的深化,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