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1月05日

防火宣传零距离 守护乡村安全线

◎尼公

“桑培同志,一定要严格登记进山人员的进出台账,并严格要求进入作业时请勿携带火种。”深秋的高原,寒气逼人。色达县康勒乡乡干部色麦和同事们呵着白气,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走向远处冒着炊烟的毡房。这是他们连续第十一天深入牧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把安全知识送到每户牧民家中。

日前正值森林草原防灭火关键时期。康勒乡以“防”字为要诀,构建起“立体化宣传+网格化管控”的森林防火体系,将防火意识深植民心,筑起坚实的森林安全屏障。

“阿姐,在家一定要锁好火源,防止家中小孩们乱点火,还有就是炉灰一定要彻底熄灭了再倒,最近风大得很!”在牧民波姆吉家的毡房里,色麦一边用藏语耐心讲解,一边递上图文并茂的藏汉双语宣传册。波姆吉认真听着,在防火责任书上郑重按下手印:“你们放心,巡草场时我随身背着一桶水,看到烟头都会捡起来。”

在辖区小卖部店,店主杨大姐的柜台贴上了醒目的防火标语。乡干部们创新采用“以货换知识”的方式——正确回答防火问题的牧民能兑换食盐、电池等小礼品。“油类着火能不能用水灭?”“遇到火情第一件事做什么?”问答声和欢笑声让小店变成了流动课堂。

除了入户走访,宣传队还组建了马背巡逻队,用大喇叭循环播放防火顺口溜;在牧民营地开展应急演练,手把手教学灭火器使用;建立微信联络群,每日推送防火提醒。各村委会也通过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标语、村级广播循环播放标语、悬挂宣传横幅、村屯微信群推送防火短视频、设置“哨点”“卡点”、组织生态护林员开展全天候巡逻等方式,以“宣传+巡查+应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以“防”的主动应对“灭”的被动,用扎实工作守护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屏障。这些“接地气”的方式让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易记。

夕阳西下,色麦和同事们整理着签满名字的责任书,这些纸张在寒风中哗哗作响,如同共同许下的安全承诺。远山覆雪,草原寂静,但在这片辽阔土地上,一道道无形的“防火墙”正随着干部们的足迹拔地而起,守护着绿水青山和牧民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