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鑫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莹
近日,在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聚焦发展大局、情系民生福祉提出的建议与意见,正通过高效扎实的办理机制,从“纸上建议”转化为政策举措、发展成果与民生改善,奏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乐章。
州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题听取并审议了州人民政府关于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以及州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的处理情况报告。
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州政府系统共承办会议期间代表建议128件(占总数92%)、闭会期间建议19件,任务艰巨。对此,州政府以“近三年最重视、成效最显著”的决心推进工作,形成“州长负总责、常务副州长总牵头、分管副州长一线督促”的责任体系,通过集中交办、专题推进、常务会听取汇报等方式,层层压实办理责任。
办理工作绝非“答完了事”,而是以“办出实效”为核心目标。对此,州政府创新推行台账管理、动态跟踪、随机抽查机制,联合州人大常委会出台办理工作规范性文件,构建起“严把关、明责任、畅沟通、提质量、严奖惩”的全链条闭环机制,推动代表建议办理步入制度化、标准化轨道。
数据显示,州政府承办的128件建议办复率100%,其中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件”达93件、占比72.7%,较去年提升32.7个百分点,超出去年全省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代表反馈评价中仅1件“基本满意”、无不满意件,沟通率、面商率、办成率均超额完成目标,办理质效与代表满意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记者梳理发现,成果转化是今年办理工作的突出亮点,15件建议转化为《甘孜州城镇供气供暖供氧总体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发展定方向;8件建议推动项目落地,如康定老城区管网改造已储备17个项目,2025年已启动2个;85%的建议聚焦民生实事,折多河3公里河道清淤等工作顺利完成,让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人大不仅是建议的“交办者”,更是办理过程的“监督者”与“推动者”。州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牵头办理交由州委部委的11件建议,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率达73%,同样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提升办理质量,州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五项督办”机制,以“常委会领导领衔+委室对口+代表参与+现场视察+跟踪问效”压实责任,7件重点建议经常委会领导带队赴县(市)现场督办,全部办成“A类件”,代表满意率100%。
办理前,常委会领导逐件审阅建议,对3件超出州级权限的建议耐心向代表解释并获理解;办理中,代工委通过培训、调研、电话询访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纠正、督促二次办理,坚决守住“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的底线。
此外,州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还推出多项创新举措,编制《代表发言建议汇编》,集中收录206名代表在分团讨论中提出的594条建议,供州委、州政府决策参考;首次牵头召开列席常委会代表座谈会,创办“代表声音”专报5期,既打通代表建言“最后一公里”,更推动“会上声音”切实转化为“会后行动”。
“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但这只是新起点。”州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州人大与州政府将持续协同发力,通过强化代表培训、完善督办机制、健全协同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提升办理质效,更好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