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1月06日

“四变”透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甘孜路径”

(上接第一版)加快推进康定、泸定一体化发展区和甘孜、理塘州域副中心建设,“一核两副三轴多点”的州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启动实施以城镇供气、供暖、供氧为主的宜居工程,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让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新都桥、磨西、青德等成功入选省级百强中心镇,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分别达到94个、268个,均居全省第一。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业培育之变

近年来,甘孜州旗帜鲜明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以写好文化旅游、高原农牧、清洁能源“三篇大文章”为重点,建体系、育集群、增动能、固保障,加快构建具有甘孜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域旅游井喷式增长,全州A级景区数量达115个、总量居全省第一,2024年接待游客43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1亿元。

农牧业质效逐年提升,累计评定(升级)现代农业园区79个,认证牦牛、粮食、果蔬、菌类等有机产品证书253张,“圣洁甘孜”品牌价值达到84.88亿元。

清洁能源优势持续放大,布局建设东南西北中协同互补的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雅砻江两河口抽水蓄能项目开建,清洁能源装机达到2030万千瓦、居全省第二,在建1900余万千瓦,累计获批光伏1702万千瓦、光伏开发规模居全省第一。

坚持交通建设先行推动基础设施之变

五年来,甘孜州把交通建设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工程来抓,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通了“大动脉”、联通了“大市场”,交通建设年度投资规模超100亿元,国省干道累计建成5988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74万公里、居全省前列,实现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雅(安)康(定)高速顺利通车,泸定大渡河大桥被誉为“川藏第一桥”,“世纪工程”川藏铁路(甘孜段)和国道318提质扩容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建成运营康定稻城亚丁、甘孜格萨尔机场,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座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高原机场的市州。

随着一大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或建成投运,甘孜州实现了发展条件的千年之变、交通设施的百年之进。如今,甘孜基础设施建设正乘势而进、追赶跨越;生态底色和高质量发展成色更加鲜亮;“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向纵深推进;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日子越过越红火。

转载自《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