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1月14日

游客量超10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绚烂秋景+多彩“夜”态解锁稻城亚丁景区“流量密码”

亚丁景区一角。

◎2025贡嘎融媒践“四力”新闻采访行动第五团 文/图

深秋的稻城,是大自然泼洒的调色盘。亚丁景区内,湛蓝天幕下雪山如银,碧湖映着金黄的杨树林,贡嘎措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每一处景致都透着高原秋日的静谧与壮美。如今,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稻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既擦亮了区域发展的文化名片,又书写了经济社会提质增效的亮眼答卷,为稻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而毗邻景区的香格里拉镇,正以“景区+小镇”的全域联动,让这份秋日魅力从“一瞬惊艳”变为“长久留念”,从昔日的“过路站”蜕变成“幸福厅”,绘就出稻城秋季旅游“留客又生金”的生动画卷。

帮扶添动能,文旅活力再升级

“以前游客来稻城,大多直奔亚丁景区,看完就走,秋季的小镇总显得冷清。”香格里拉镇党委书记益西多吉的话,道出了曾经的“尴尬”。作为国道318线上重要节点,香格里拉镇因亚丁景区成为游客集散地,但秋季游客激增时,基础设施短板凸显:没有集中休闲空间、商户外摆无序、交通拥堵频发,全域旅游价值难以释放。

转机始于泸州市帮扶力量的精准落地。2024年,泸州市投入650万元,在小镇闲置荒地上建起8007平方米的香巴拉广场。1600余平方米绿地与220平方米水景相映,秋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18个商业外摆区里,藏餐小吃、文创产品的摊位透着诱人的烟火气;拓宽至3.25米的车道与1.2米的人行道,让旺季车流不再拥堵。广场上的风灯柱对着文化浮雕,文化展厅里的阿西土陶诉说着本地故事,“酒城遇上亚丁”打卡点更让泸州的酒文化与高原风情碰撞出独特韵味,成了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处。

这份“蜕变”不止于颜值。18间铺面年租金预计75.6万元,366.24平方米商业面积物业费年收益约22万元,240个地下车位年收益预计28万元。数据背后,是“客流变留量”的质变。“现在游客看完亚丁秋景,会留在广场逛展、尝小吃,周边的餐馆、住宿都热闹起来,不少群众在此找到了新工作。”泸州市第七批结对帮扶稻城县工作队领队郭辉洋说,香巴拉广场成了稻城秋季旅游的“核心引爆点”。

更贴心的是“智慧赋能”。泸州市投入300万元建成的稻城县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让香格里拉镇的秋季旅游管理更从容。走进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