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5年11月17日

“小火车”进村 农民省力又增收

蒲江对口支援助力泸定县马厂村高山农业发展

近日,泸定县烹坝镇马厂村的田间传来阵阵清脆的齿轮咬合声,一辆农用单轨运输车沿着起伏的山坡缓缓向上,在层叠的梯田间勾勒出灵动的轨迹。该村总长5公里的“农产品运输线”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这条穿梭在山林间的“小火车”线路,让平均海拔1700米的马厂村稳稳迈入农业生产机械化运输的新阶段。

马厂村263亩耕地零散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坡度多在25度以上,“地在云端、路绕山梁”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硬骨头”。过去,村民耕种、采收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往返一趟山路至少要1个小时,不仅耗时耗力,还常因运输不及时导致果蔬腐烂损坏。

“以前种点蔬菜水果,就总是为如何往山下运发愁,年轻人扛几十斤走山路都费劲,老年人更是力不从心。”村民陈洪正和家人一起将刚采摘的蔬菜搬上轨道车,脸上满是笑意,“现在有了这轨道车,300公斤的果蔬十几分钟就能从山顶运到山脚,直接装车销往市场,又快又稳还新鲜。”烹坝镇马厂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发林望着运行稳健的轨道车,话语中充满感慨:“单轨运输机替代了老百姓的人工搬运,无论是蔬菜还是化肥,只需装车即可直达田间,非常方便。”

据悉,这条“惠民轨道”是蒲江对口支援的重点惠民工程,总投资92万元,全长5000米,配套5台自走式单轨运输车,核定载重达300公斤。从春季施肥施药,到夏秋果蔬采摘,再到农产品出山销售,全流程运输需求一键满足,真正实现“农事运输不费力”。蒲江县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雷莉表示,“对口支援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精准对接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我们坚持‘最小破坏、最大效益’的原则,所有轨道铺设均不占用耕地。希望通过精准帮扶,让受援地的特色农产品更高效地走向市场,真正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轨道通,产业兴。近年来,烹坝镇依托高半山独特的海拔与光照条件,大力发展苹果、仙桃、樱桃等特色产业,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马厂村运输轨道的投用,不仅打通了农产品出山的“最后一公里”,更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运输成本,减少了果蔬损耗,让特色农产品能以更快速度、更优品质对接市场。同时,便捷的运输条件也吸引更多村民主动投身农业生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基础。未来,马厂村将以这条轨道为纽带,持续做强特色产业,为泸定县高半山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泸定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