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屏幕亮起来,台账活起来,代表跑起来”, 近日,乡城县香巴拉镇人大以阿央仲村、巴姆社区为试点,创新推出“阵地升级、管理规范、数智赋能”三大举措,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全面纳入“数智驾驶舱”管理。
运行两个月以来,联络站群众到访量同比增长40%,诉求平均办结时限压缩至3天,代表履职信息实现全公开。按照规划,年底前该模式将覆盖全镇12个村、3个社区,60余名县、镇人大代表将实现“同屏履职”,让人大服务更高效、更贴心。
走进香巴拉镇试点村(社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块70英寸高清显示屏格外醒目,屏幕上循环滚动播放人大代表基本信息、民生实事办理进度等内容,让群众“抬头就能看懂、驻足就能了解”。墙面设置的“四合一”动态台账实时更新,群众通过扫码即可追溯诉求办理全流程。“以前不知道代表干了啥,现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阿央仲村村民笑着说。
数智赋能让人大代表履职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出击”。如今,代表月均走访群众次数从2次提升至7次,诉求办理实现“登记—办理—反馈”全程可视化,平均办结用时缩短4天,急难诉求做到“当日登记、次日办理”。巴姆社区部分路段路灯损坏多年,影响群众夜间出行,人大代表通过数智台账发起 “红色预警”,仅用3天就完成了路灯更换。“没想到天黑前灯就亮了,人大联络站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村民土登竖起大拇指点赞。截至目前,试点联络站已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据统计,数智化阵地建成后,群众对代表履职的知晓率从30%飙升至85%,咨询量较以往翻了两倍,代表主动入户收集诉求的频次显著增加,真正实现了“群众找代表”到“代表找群众”的转变。为确保数智联络站高效运转,香巴拉镇人大制定“分批推进、标准统一”的建设路线图,重点落实“三个统一”:统一为联络站配发高清电视等数智设备、统一规范台账记录模板、统一组织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同时,建立常态化运维机制,要求联络站PPT每季度更新、台账每日调整,设备故障2小时内响应处置。镇人大主席团通过举办3期“夜校”培训,覆盖60余名县、镇人大代表及15名数智化管理员,确保联络站“建成一个、规范一个、运行一个”。
下一步,香巴拉镇人大将正式上线 “线上联络站”,推行“屏对屏+面对面”双轨服务模式,届时群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找代表、看进度、评结果”一站式操作。人大代表通过手机端就能接收“民意订单”,实现“云端接单、线下跑腿”高效履职。
阿布拥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