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文/图
个人名片
拥刀曲灯,男,藏族,198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乡城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从警20余载,他先后荣获“乡城县公安局先进个人”“四川省公安厅维稳个人嘉奖”;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乡城县组织部评为“年度先进个人”并获嘉奖证书;2020年获州公安局个人嘉奖一次;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被甘孜州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22年,其负责的香巴拉派出所在公安局年度目标考核中获评“目标成效一等奖”,他本人因此获部门负责人个人嘉奖;因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2022年被县委组织部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拥刀曲灯”四个字,在藏语里藏着温暖而厚重的寓意:“拥刀”代表着温柔似晨光,“曲灯”代表着沉稳如磐石,两个词恰似他从警生涯的注脚——既有守护一方的坚毅,也有浸润人心的温情。
说起乡城县青德镇,拥刀曲灯的话语便如滔滔不绝的硕曲河水。2003年,拥刀曲灯对着国旗庄严宣誓,光荣加入人民公安事业。他带着“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以学习促进工作”的态度,在巴塘县度过了警察生涯的第一个四年,也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夫妻坚守抗疫一线
2007年,怀着为家乡办实事的热忱,拥刀曲灯义无反顾回到乡城县。在青德镇,他从基层干起,将派出所各项业务摸了个透,渐渐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公安业务骨干。这一埋头苦干,便是整整十五年。
2020年初疫情突袭时,拥刀曲灯与爱人并肩扎进抗疫一线。一个守在核酸检测窗口,扫码、采样,指尖在登记簿上反复记录;一个在疫情卡点值守,查验、登记,身影在寒夜里站成了雕像。最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托举着不凡的坚守。
“爸爸,现在都半夜12点了,你什么时候才回家呀?”寒风卷着哨音钻进听筒,女儿软糯的声音像颗刚从糖罐里捞出来的暖糖,甜得他鼻尖发酸。他望着远处居民楼零星亮着的窗,喉结滚了滚:“乖囡,爸爸还得加班。等忙完,给你带最漂亮的布娃娃。”
挂了电话,他搓着冻僵的手,指腹摩挲着手机里女儿的照片:笑靥如花,羊角辫上别着粉色蝴蝶结。愧疚像潮水漫过心口,却也让他更握紧了手中的职责。家人是软肋,也是铠甲——女儿扒着门的期待眼神、爱人隔着防护服递来的热饭,都成了寒夜里最温暖的力量。这便是他们的浪漫:“你悬壶济世,我除暴安良”。
勇挑重担奔赴新程
2022年,拥刀曲灯离开了工作十五年的青德镇,调任至乡城县经济文化中心——香巴拉镇,担任派出所所长。面对更繁重的任务和更高的期待,他深感责任重大。“所长就是班长,要带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这句话成为他履职尽责的座右铭。
到任后,拥刀曲灯坚持以身作则,既当“领头羊”又做“排头兵”。他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每周组织不少于6小时的集体学习,系统提升民警的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每日开展1小时体能训练,确保队伍始终保持良好战斗状态。在他的推动下,派出所建立起一套规范管理制度,将日常工作、学习训练及生活秩序纳入统一管理框架,实现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工作中,拥刀曲灯善出主意、巧用方法,有效激发团队积极性;生活中,他主动为民警排忧解难,消除后顾之忧;思想上,他及时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帮助全所干警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在拥刀曲灯的带领下,香巴拉派出所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成长为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在全县公安机关年度考核中,该所凭借出色的工作实绩和队伍作风,荣获“目标成效一等奖”,赢得了辖区群众和上级部门的一致认可。
心怀大爱暖民心
“哥,我如果明天死了,不是任何人的原因,是我的原因。”2023年7月的一天,这条辖区群众发来的微信像警钟砸在拥刀曲灯心上,他的心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他第一时间联系对方,却发现对方手机停机,位置成谜。
“时间就是生命!”拥刀曲灯立刻组织警力出警,并向县局通报警情、反馈预警信息。民辅警们心里清楚:这是和死神赛跑。2个多小时的紧张搜寻后,民辅警终于找到该男子。拥刀曲灯当即安排警车开道送医,联系家属赶往医院。最终,男子脱离生命危险。
逆着阳光望去,拥刀曲灯身形如塔、神色坚毅,像守护香巴拉的武士。他眺望的视野里,是青稞摇曳的田园、珍珠般撒落的白色藏房、飘忽如梦的硕曲河,还有蓝天下的绒绕神山。这片他用20余载青春守护的土地,正如一串永远璀璨的珍珠,而他便是那最坚实的绳结,将平安牢牢系在其间。
